《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线作业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1.()是使中华民族站起来的理论。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A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包括()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A
3.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而且致力于积极()。
A.实践‘改变世界’‘解释世界’
B.实践‘解释世界’‘改变世界’
C.真理‘改变世界’‘解释世界’
D.理论‘解释世界’‘改变世界’
答案:B
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同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A.基本问题
B.基本原理
C.科学理论
D.科学原理
答案:B
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反杜林论》出版
B.《资本论》出版
C.《共产党宣言》发表
D.《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出版
答案:C
6、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答案:C
7、概论课程以()为主线,以()为主题,以()为重点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B.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答案:A
8、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就始终"占据着()的制高点”。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马克思主义只有()才能在中国大地上闪耀真理光芒,也只有实现()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
A.理论 中国化 中国化
B.实践 世界化 世界化
C.真理和道义 中国化 中国化
D.道义 中国化 中国化
答案:C
9、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A
10、马克思主义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类思维发展的()的理论体系。
A.一般规律
B.特殊规律
C.共同属性
D.特殊属性
答案:A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答案:A
12、在中国漫长的革命过程中,经过长期实践的反复比较,党和人民选择了()作为自己的领袖,选择了()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
A.马克思 马克思主义
B.列宁 列宁主义
C.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D.邓小平 邓小平理论
答案:C
13、()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帮助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中国革命从此有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A.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B.十月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答案:B
14、中国的武装斗争,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以()为主体的革命战争,通过建立农村根据地,进行长期的革命斗争,发展和壮大革命力量,开创出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
A.农民
B.工人
C.无产阶级
D.资产阶级
答案:A
15、()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新时代。
A.1917
B.1919
C.1921
D.1927
答案:A
16、()世界进入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纪初
答案:C
1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并阐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
A.萌芽
B.初步形成
C.成熟
D.确立
答案:B
18、在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具体实践中,在同党内一度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的错误倾向的斗争中,逐步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A.教条化 神圣化
B.神圣化 教条化
C.理论化 命令化
D.理论化 权威化
答案:A
19、毛泽东思想被正式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在()上。
A.遵义会议
B.党的七大
C.党的八大
D.党的六届七中全会
答案:B
20、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明确提出了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进行“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的任务,并为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辛探索。
A第一次结合
B.第二次结合
C.第三次结合
D.第四次结合
答案:B
2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A.封建社会
B.前资本主义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C
22、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由于封建统治的腐败,中国逐渐成为(),这是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
A.资会本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答案:C
23、认清(),是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基本前提。
A.中国历史
B.中国国情
C.中国革命
D.世界局势
答案:B
24、近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答案:B
25、以()的爆发为标志,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也就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崭新阶段。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D.北伐战争
答案:B
26、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是()
A.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B.社会主义革命
C.反帝爱国的民族解放运动
D.半殖地半封建社会
答案:A
27、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A.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
D.农民阶级和工人阶级
答案:B
28、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
A.社会主义社会
B.封建社会
C.新民主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答案:C
29、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有三种经济成分,下列不属于的是()
A.社会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资本主义经济
D.官僚资本主义经济
答案:D
30、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与三种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表现为三种基本的阶级力量,它们是()
A.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B.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地主阶级
C.农民阶级、地主阶级、官僚阶级
D.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官僚阶级
答案:A
31、新民主主义社会属于()
A.资本主义体系
B.封建主义体系
C.社会主义体系
D.前资本主义体系
答案:C
32、在社会主义初步探索时期,党提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强调实现四个现代化关键在于(),要实现重点发展,迎头赶上的科技发展战略,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A.工业现代化
B.农业现代化
C.国防现代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答案:D
33、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答案:B
34、在1956年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周恩来对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表达是()
A.小资产阶级
B.民族资产阶级
C.知识分子的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
D.大资产阶级
答案:C
35、毛泽东强调,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把全党的注意力转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
A.民主
B.法治
C.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D.正确处理敌我矛盾
答案:C
36、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系统地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的报告是()。
A.《党的八大报告》
B.《论十大关系》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
答案:C
37、1956年4月和5月,()在党内首先提出如何以苏联经验为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云
D.邓小平
答案:A
38、毛泽东提出了以为()基础,以()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发展国民经济的总方针。
A.工业 农业
B.农业 重工业
C.农业 工业
D.农业 轻工业
答案:C
39、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 )上来的战略决策。
A.文化建设
B.政治建设
C.经济建设
D.制度建设
答案:C
40、党的思想路线的恢复与重新确立是在()
A.1945年
B.1966年
C.1978年
D1980年
答案:C
4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判断
答案:B
4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时代特征是()
A.战争与革命
B.改革与开放
C.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D.霸权主义与地区冲突
答案:C
43、正式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是在()
A.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B.1982年党的十二大
C.1987年党的十二大
D.1992年视察南方谈话
答案:B
44、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确立的标志是()
A.1987年党的十三
B.1992年 党的十四大
C.1997年 党的十五大
D.1998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答案:C
4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 ),核心在保持( ),本质在坚持( )。
A.继往开来 党的根本宗旨 执政兴国
B.与时俱进 党的思想建设 执政治国
C.继往开来 党的政治领导 执政富民
D.与时俱进 党的先进性 执政为民
答案:D
4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冷战结束后()形成的。
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趋势
C.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
D.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答案:C
47、党的()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党章,作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A.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五大
答案:C
4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 )。
A.我们党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探索和开拓的结果
B.毛泽东思想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C.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D.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答案:A
4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问
答案:C
50、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此,必须( )。 ①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②弘扬民族精神 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A.②
B.①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D
51、科学发展观形成的实践基础是( )
A.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国外经验的借鉴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民展中国特色社会成功探索
C.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
D.综合国力的竞争
答案:B
52、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答案:D
53、科学发展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是()
A.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国外经验的借鉴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民展中国特色社会成功探索
C.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
D.综合国力的竞争
答案:C
54、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答案:C
55、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答案:A
56、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答案:D
5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答案:B
58、科学发展观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A.社会主义基本国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国外经验的借鉴
B.党带领人民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坚持和民展中国特色社会成功探索
C.当今世界发展大势、国外发展的经验教训
D.综合国力的竞争
答案:A
59、_____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答案:A
60、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____。
A.未来方向
B.未来方位
C.历史方向
D.历史方位
答案:D
61、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____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A.社会主义阶段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答案:B
62、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____的发展理念。
A.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B.创造、协调、生态、开放、共享
C.创新、统筹、绿色、开放、共享
D.创造、统筹、生态、开放、共享
答案:A
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需要和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B.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C.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D.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答案:D
64、____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发展经济
D.全面可持续发展
答案:A
65、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形象表达。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66、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引用三句诗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说,生动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其中他用( )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昨天。
A."雄关漫道真如铁”
B.“人间正道是沧桑”
C.“长风破浪会有时”
D.“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A
67、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是人民幸福的( )
A.基础和保障
B.核心
C.关键
D.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A
68、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三步走”战略。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69、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是( )。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让中国富起来
D.改革开放
答案:A
70、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 )
A.基础和保障
B.核心
C.关键
D.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答案:D
71、中国梦归根到底是( )的梦。( )是中国梦的主体
A.炎黄子孙 炎黄子孙
B.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C.中国 中国
D.人民 人民
答案:D
72、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引用三句诗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说,生动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其中他用( )诠释了中华民族的今天。
A.“雄关漫道真如铁”
B.“人间正道是沧桑”
C.“长风破浪会有时”
D.“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B
7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A.分三步走
B.分两步走
C.分四步走
D.一鼓作气
答案:B
74、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回顾了中华民族的昨天,展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宣示了中华民族的明天,引用三句诗对这段历史进行了生动叙说,生动诠释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寻梦、追梦、圆梦的历史进程。其中他用( )诠释了中华民族的明天。
A.“雄关漫道真如铁”
B.“人间正道是沧桑”
C.“长风破浪会有时”
D.“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C
75、十八大不久,( )年11月29日,习近平率中央政治局常委和中央书记处的同志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 )展览。习近平深情指出:“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A.2012《复兴之路》
B.2017《辉煌中国》
C.2012《辉煌中国》
D.2017《复兴之路》
答案:A
76、中国梦视野宽广、内涵丰富、意蕴深远。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其中人民幸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 ( )
A.基础和保障
B.关键
C.题中之义和必然要求
D.前提
答案:C
77、生态文明的核心坚持( )的和谐共生。
A.社会与自然
B.人与自然
C.人与人
D.人与社会
答案:B
78、“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我们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79、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80、( )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A.政治协商会议
B.民主集中制
C.社会主义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答案:D
81、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实现到( )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的目标。
A.2045
B.2035
C.2030
D.2040
答案:B
82、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83、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 )结构性改革。
A.供给侧
B.部分
C.给供侧
D.全面性
答案:A
84、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工程,必须把( )放在优先位置。
A.价值体系
B.生活水平
C.教育事业
D.高等教育
答案:C
85、五大新发展理念当中,( )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协调
B.创新
C.共亭
D.绿色
答案:B
86、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安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民的( )。
A.生活水平
B.价值观
C.思想道德素质
D.道德素质
答案:C
87、构建企业为主导,政府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88、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要旗帜鲜明坚持( )指导地位。
A.科学发展观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马克思主义
答案:D
8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涉及( )三个层面的价值要求。
A.国家、社会、公民
B.国家、学校、公民
C.国家、社会、个人
D.国家、学校、个人
答案:A
90、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鲜明提出了( )的新发展理念。
A.绿色、开放、共享
B.创新、协调
C.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D.创新、协调、开放
答案:C
9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92、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A.改革
B.稳定
C.发展
D.都不对
答案:A
93、( )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
A.法律
B.社会规范
C.宗教
D.道德
答案:A
9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更重要、更难做到的是( )。
A.协调性
B.全面
C.可持续性
D.平衡性
答案:B
95、2014年( )通过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法治中国,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新征程。
A.十八届一中全会
B.十八届三中全会
C.十八届二中全会
D.十八届四中全会
答案:D
96、( )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具有突破性和先导性的关键环节。
A.全面依法治国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答案:B
97、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 )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
A.稳定
B.改革
C.发展
D.都不对
答案:C
98、“没有( )的全面小康和欠发达地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
A.西部
B.城市
C.农村
D.沿海
答案:C
99、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 )对改革的集中统一领导。
A.人民
B.党
C.国务院
D.政府
答案:B
10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首先是要完善以( )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A.行政法规
B.宪法
C.地方性法规
D.法律
答案:B
101、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到(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2019
B.2018
C.2020
D.2017
答案:C
10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针对( )讲的,不是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每个人都达到同一个水平,不能把相关指标简单套用到各省区市,那样不科学,也不现实。
A.全国
B.农村
C.西部
D.沿海
答案:A
103、( )曾经指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
A.毛泽东
B.朱德
C.邓小平
D.周恩来
答案:A
104、军民融合是( )
A.未来战略
B.国家战略
C.权宜之计
D.世界趋势
答案:B
105、( )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
A.党对车队绝对领导
B.军委主席负麦制
C.为人民服务
D.支部建在连上
答案:B
106、我军政治工作萌芽于( ),创立于( ),奠基于( ),在长期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A.古田会议 建军之初 大革命时期
B.建军之初 大革命时期 古田会议
C.古田会议 革命时期 建军之初
D.大革命时期 建军之初 古田会
答案:D
107、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 )。
A.关键
B.大政方针
C.核心
D.基本方略
答案:D
108、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 ),奠基于( ),定型于( ),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A.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二湾改编
B.古田会议 南昌起义三湾改编
C.南昌起义三湾改编古田会议
D.三湾改编 南昌起义 古田会议
答案:C
109、( )是党指挥枪原则落地生根的坚实基础。
A.为人民服务
B.军委主席负麦制
C.党对军队绝对领导
D.支部建在连上
答案:D
110、走( )发展路子,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重要途径。
A.军民融合
B.先军
C.先民
D.以战促民
答案:A
111、( )是我军的看家本领,是我军的最大特色、最大优势,是我军同一切其他性质军队的最大区别。
A.军事工作
B.组织工作
C.思想工作
D.政治工作
答案:D
112、下列哪一项不是加快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举措 ( )。
A.健全体制机制
B.强化战略规划
C.坚持全国一盘棋!
D.坚持合作共赢
答案: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