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在线作业
管理学1、张先生作为组织的管理者,其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该单位的工作任务如何实施,其工作以内部为主,外部为辅。张先生的管理工作属于组织的( )
A.高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基层管理者
D.操作人员
答案:A
2、如果一个领导者的技术技能、人际关系和概念技能的比例为18;35;47,则根据管理学相关理论,他属于( )。
A.基层管理者
B.中层管理者
C.无法判断
D.高层管理者
答案:D
3、管理是一种艺术,是强调管理的( )。
A.延续性
B.随意性
C.实践性
D.精确性
答案:C
4、在组织的运行过程中,遇到冲突或问题时,管理者必须善于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这时管理者扮演的角色是( )
A.决策角色
B.联络角色
C.信息角色
D.人际角色
答案:A
5、有人认为“一个繁忙的管理者往往不是一个好的管理者”,对于这种看法,你认为?( )
A.这种看法正确,最高明的管理者就应该是“无为而治”的管理者
B.这种看法不对,管理者除了管理下属以外,也要处理千头万绪的事务性工作,当然很繁忙
C.这种看法有一定在正确性,因此管理者的工作重点硬实是让下属的积极性得到发挥,而不是自己繁忙
D.这种看法不对,管理者需要承担比下属更大的责任,当然应当繁忙
答案:C
6、可以依据( )把计划分为战略计划、管理计划、业务计划。
A.时间
B.范围
C.决策层次
D.对象
答案:C
7、“管理就是决策”是下列哪位管理学家的观点?( )
A.泰罗
B.法约尔
C.西蒙
D.韦伯
答案:C
8、关于决策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决策树是一种非理性决策方法
B.决策树是风险型决策的决策方法
C.决策树可以用于不确定型决策的制定
D.使用决策树,必须要知道每种方家发生的确切的结果
答案:B
9、下列哪种情况属于非程序性决策
A.企业流动资金发牛短缺,选择筹资渠道
B.随着规模的扩大,企业决定仿照同行其他企业,将现行的直线-职能制组织结构改为事业部制
C.餐厅里的一位服务员因工作不慎,将饮料溅到以为顾客的衣服上,顾客非常恼火,要求赔偿,经理就从餐厅的开支中支出一笔钱作为顾客的洗衣费
D.一位顾客向企业提出素赔,企业需要决定是否同意赔偿
答案:C
10、当决策者掌握了准确可衡量的信息,不能够确切的知道决策的目的以及每一个方案的结果,也无法估计每种结果发生的概率,那么这种决策属于
A.个人决策
B.不确定型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群体决策
答案:B
11、根据计划的明确程度,可以把计划分为( )。
A.战略性计划和战术性计划
B.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
C.具体性计划和指导性计划
D.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
答案:C
12、关于程序性计划和非程序性计划理解正确的有( )
A.如定货、材料的出入库等都可以使用非程序性计划
B.如新产品的开发、生产规模的扩大等都应该使用程序性计划
C.程序性计划是准备用来处理常发性问题的
D.非程序性计划是用来处理一次性的而非重复性的问题的
答案:CD
13、就管理的过程而言,计划位于其他管理职能之首。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14、计划按明确性来分,可分为战略计划和作业计划。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15、下列对计划的作用理解正确的是( )
A.计划工作是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等管理活动的基础
B.计划是组织内不同部门,不同成员行动的依据
C.计划工作在组织管理活动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D.计划工作是决策的逻辑延续,为决策所选择的目标活动的实施提供了组织实施保证
答案:ABCD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计划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将决策所确定的目标进行分解,以便落实到各个部门,各个活动环节
B.主要计划根据企业目标,规定各个主要部门的目标
C.企业的目标指明主要计划方向
D.主要部门的目标又依次控制下属部门的目标
答案:ABCD
17、计划制订中的滚动计划法是动态的和灵活的,它的主要特点是( )
A.按前期计划执行情况和内外环境变化,定期修订已有计划
B.按近细远粗的原则来制定,避免对不确定性远期的过早过死安排
C.不断逐期向前推移,使短、中期考虑有机结合
D.以上三方面都是
答案:D
18、以下哪一项属程序性计划?( )
A.改变工资制度
B.向供应商订货
C.产品品种调整
D.建立新生产线
答案:B
19、实施目标管理的主要环节是:①逐级授权②目标的制定与展开③实施中的自我控制④成果评价。这些环节的逻辑顺序是( )
A.②→③→①→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③→②→①→④
答案:B
20、一般来说,集权或分权的程度,常常根据各管理层次拥有的决策权的情况来衡量。(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1、关于扁平式组织结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它有利于缩短上下级距离、密切上下级关系、降低管理费用
B.它不适合于现代企业组织
C.它是指管理层次多而管理幅度小的一种组织结构形态
D.它更有可能使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失真
答案:A
22、在下述情况下,管理幅度可以适当加大( )
A.所处管理层次较高的主管人员
B.计划完善
C.工作环境不稳定
D.不同下属工作岗位的分布比较分散
答案:C
23、下列因素中对分权没有促进作用的是( )
A.劳动的分散性
B.培训管理人员的需要
C.政策的统一性
D.组织的规模
答案:C
24、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的关系是( )
A.没有什么关系
B.正比例关系
C.有密切关系
D.反比例关系
答案:D
25、劳动分工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因而在组织结构设计中分工越细越好。(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26、从组织外部招募人才,有利于保持和提高组织中人员的士气。(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27、从外部选聘主管人员是人员选拔的一种主要途径,下面所列的几条优点中,哪一条是错误的?( )
A.为组织带来新鲜血液
B.有利于提高组织成员的士气
C.有可能缓和内部竟争职位者之间的矛盾
D.利用外来优势
答案:B
28、培训计划的制定是实施培训的前提条件,培训计划制定的好坏直接影响培训效果。(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9、承担人力资源管理责任和义务的人员和部门应当是( )。
A.中层管理者
B.人力资源部门
C.所有管理者
D.高层管理者
答案:A
30、为了对管理人员进行考评,首先需要( )。
A.建立考评团队
B.确定考核目标
C.召开沟通会议
D.收集业绩数据
答案:B
31、企业文化的凝聚功能也被称为“黏结剂”功能。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2、评价企业文化优劣的创新性标准其实是( )
A.综合性标准
B.社会性标准
C.时代性标准
D.经济性标准
答案:C
33、企业价值观的构成包括( )
A.社会价值取向
B.伦理价值取向
C.经济价值取向
D.政治价值取向
答案:ABCD
34、企业文化从发展状态上可以分为以下哪些类型( )
A.成长型企业文化
B.成熟型企业文化
C.目标型企业文化
D.衰退型企业文化
答案:ABD
35、美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个人主义,强调实现自我价值。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6、外聘机构负责评估企业内部文化公关活动的缺点是( )
A.没有企业内部机构工作效率高
B.耗费资金
C.不客观公正
D.不如企业内部机构了解企业情况
答案:D
37、针对当前各种形形色色的管理现象,某公司一位经理颇有感触地说:“有的人拥有磨盘大的权力捡不起一粒芝麻,而有的人有芝麻大的权力却能推动磨盘。”这句话说明( )
A.这里描述的只是一种偶然的管理现象,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B.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产生的影响力有时会大于管理制度权力产生的影响力
C.非正式组织越来越多,且正在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D.领导者应更多地运用制度权力对下级施加影响
答案:B
38、领导的本质,就是被领导者的追随与服从。( )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9、拿破仑说:只有糟糕的将军,没有糟糕的士兵,这主要是指领导的( )作用。
A.指挥
B.协调
C.激励
D.控制
答案:A
40、有人分不清管理和领导这两种概念的差别,实际上,领导是指( )
A.影响下属,使他们追随其所指引的方向,努力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B.通过命令,指挥组织成员按照既定行动方案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C.对所拥有的资源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以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D.对下属进行授权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答案:A
41、王厂长已退居二线了,可他在群众中仍有很高的威信,他的威信主要来自于( )
A.法定权
B.奖励权
C.个人影响权
D.制度权
答案:C
42、领导产生于权力,职位越高,权力越大,领导能力就越强。(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43、根据强化理论,只有积极强化的效果最好( )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44、在X理论和Y 理论中,X理论的主要观点有( )
A.人不仅会接受责任,而且会主动寻求责任
B.人能够自我控制和自我指导
C.多数人缺乏自制能力
D.多数人生来懒惰,总想少干工作
答案:CD
45、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中,哪一个因素与工作环境和条件相关( )
A.激励因素
B.人际关系因素
C.环境因素
D.保健因素
答案:D
46、激励的起点是( )
A.欲望
B.动机
C.期望
D.未满足的需要
答案:D
47、在麦克利兰的成就需要论中提出了三种需要,它们是( )
A.生理需要
B.权力需要
C.友谊需要
D.成就需要
答案:BCD
48、马斯洛将需要划分为高、低两级,其中高级需要是指( )
A.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B.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
C.安全需要和尊重需要
D.社交需要和尊重需要
答案:A
49、非语言沟通在沟通活动中有时比语言沟通起的作用更大。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50、掌握讲故事的要点,学会讲故事,能提高沟通效果。下列关于沟通过程如何讲故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故事不要太长、简略适当
B.讲得故事要与主题相关
C.尽量用真实的人名
D.故事背后的道理让听众自己体会即可,不需要提炼出来
答案:D
51、一个会议成功与否取决于会议主持人、与会者以及会议秘书的共同努力。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52、下列关于做报告时,如何讲清楚的策略,不正确的是( )
A.报告内容要丰富,做报告必须讲故事,没故事的报告是不成功的报告
B.报告内容尽量简化,报告结尾要有要求
C.报告的开头尽量在30秒钟内抓住听众,可以用听众关心的难题开头,可以用故事开头
D.做报告时要把观点、论据、逻辑讲清楚
答案:A
53、在沟通之前,应该仔细想清楚自己要说什么,想表达什么。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54、下列关于管理者沟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确认他人的说法
B.不检验自己的想法
C.认真对诱发事件进行思考
D.不考虑沟通渠道、方法、时机
答案:C
55、如果发现出现偏差的原因是由于控制标准制定的不科学不合理,那我们需要对原有的控制标准进行修正。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56、控制工作一般分为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其中直接控制是指对关键点实施控制。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57、管理控制工作是组织内管理者的职责,而不是全体成员的职责。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58、从控制的含义来看,下面哪个是错误的( )
A.控制是通过监督和纠偏来实现的
B.控制具有整体性
C.控制具有随机性
D.控制具有目的性
答案:C
59、下面哪一个不属于PDCA循环?
A.处理
B.执行
C.计划
D.偏差分析
答案:D
60、下面哪个不属于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工具?
A.帕累托图
B.决策树
C.PDCA循环
D.控制图
答案:B
61、控制标准的类型主要分为定量标准和定性标准两大类。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62、经过综合评估,公司决定放弃自建办公楼的方案,改为租用写字楼的方案,这一行为属于哪种风险控制方法?
A.风险分担
B.损失降低管理
C.风险避免
D.风险保留
答案:A
63、在确定控制标准环节,首先要选择的是( )。
A.控制标准
B.控制对象
C.控制成本
D.控制的关键点
答案:B
64、开展控制工作,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控制对象。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65、管理控制工作不是一次行为,而是一个过程。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66、下面哪个不是控制的原则。
A.有效标准原则
B.控制趋势原则
C.控制经济性原则
D.控制关键点原则
答案:C
67、关于创新决策逻辑的说法,以下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____。
A.创新对象选择主要涉及材料,产品,工艺手段等不同方面
B.创新决策逻辑涉及创新计划、创新分析以及创新决策的定制等多个方面
C.创新基础的选择需要用以解决在何种层次上组织创新的问题
D.创新水平解决的主要是在组织企业创新活动时选择的战略种类
答案:B
68、在企业具体的核心能力的载体中,刚性特征最为明显的是____。
A.企业人力资本
B.企业非人力资本
C.企业有形资产
D.企业无形资产
答案:B
69、德鲁克认为七种创新来源中,与其他类型的创新相比,____创新具有最漫长的前置期。
A.知识性
B.技术性
C.流程性
D.产品性
答案:A
70、组织创新者呈现出不同的形式和风格,扮演不同的关键角色,不包括以下哪一个选项
A.围观者
B.助推者
C.反对者
D.拥护者
答案:A
71、以下哪项是消除变革抵触情绪的方法中的教育和沟通的优点____。
A.这是一种相对迅速、节约时间的解决方式
B.这是处理调整问题的最好方法
C.人们一旦被说服,就往往会帮助实施变革
D.有时这是一条避免强烈抵触的简便途径
答案:C
72、获取持久变革的动力不包括____。
A.创新人才的特质和角色
B.创客时代的需求
C.创客时代的动力
D.创新活动的人才配置
答案:B
73、组织变革的资源路径依赖因素除了企业核心能力和企业家行为因素还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A.企业结构
B.企业文化
C.企业非人力资本
D.企业人力资本
答案:B
74、关于企业战略创新的说法,以下哪一个选项是错误的____。
A.旨在发现和变革组织目标
B.ABC
C.旨在表现出战略决策的流创新
D.新来者面对巨大资源短缺也能成功的唯一途径
答案:D
75、___是____基础上的发展,而____持则是____的逻辑延续。针对空格选择以下最合适的一个选项。
A.维持,创新,维持,创新
B.维持,创新,创新,维持
C.维持,创新,维持,创新
D.创新,维持,创新,维持
答案:A
76、创新管理决策涉及多个方面,以下不属于创新决策逻辑的是( )
A.创新对象的选择
B.创新方式的选择
C.创新基础的选择
D.创新战略的选择
答案:D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