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

罗卫林 发表于 2023-10-1 15:53:15|来自:河南新乡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 图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线作业 图1
第一章  测 验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提供的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是有关个人发展的问题,这类咨询也叫(    )。
A、情绪问题咨询
B、学习问题咨询
C、适应问题咨询
D、发展性心理咨询
答案:D

2、在遵守心理咨询信息保密的原则时,可以例外的情况有(     )。
A、来访者有好几个异性朋友
B、来访者有自杀的念头
C、咨询师发现来访者在撒谎
D、来访者不好好学习
答案:B

3、大学生一年级的学生小红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能够听到别人听不见的声音,小红经常看到自己的男神胡歌就坐在自己的旁边,并且小红每天还能听到胡歌对她说:“你很美,我很喜欢你。”说明小红出现了( )。
A、幻觉
B、双相障碍
C、妄想
D、癔症
答案:A

4、( )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失调的表现,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活动等诸多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障碍,他看到的听到的,或者说的、做的已经不成逻辑、对不上号,是一种严重的心理障碍状态,属于心理异常的范围。
A、精神病
B、严重心理问题
C、一般心理问题
D、神经症
答案:A

5、在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21世纪健康新概念:“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在这一新概念中,( )则是整体健康的统帅。
A、道德健康
B、躯体健康
C、心理健康
D、社会适应良好
答案:A

6、俗话说,怒伤(   )、忧伤(  )、思伤(   )、恐伤(    )、惊伤(   )。 由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疾病叫做心因性疾病。比较常见的有高血压、心脏病、消化道溃疡等。
A、肝;肺;脾;肾;胆;
B、肺;脾;肾;胆;肝;
C、胆;肝;肺;脾;肾;
D、脾;肾;胆;肝;肺;
答案:A

7、( )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把全民健康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让我们认识到全民健康对于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的重要意义。
A、胡锦涛,习近平
B、江泽民,江泽民
C、习近平,习近平
D、邓小平,胡锦涛
答案:C

8、(    )是由较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体验着痛苦情绪。情绪体验超过2个月,未超过半年,求助者不能自行化解。
A、一般心理问题
B、精神病
C、严重心理问题
D、神经症
答案:C

9、从变态心理学的概念看,区别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有4种,其中,(    )认为“从众的行为视为正常,反社会规范的行为视为异常。”
A、心理成熟的标准
B、正常分配的标准
C、社会适应的标准
D、社会规范的标准
答案:D

10、( ) 不良情绪反应在理智控制下,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社会交往,但效率下降,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影响。
A、严重心理问题
B、精神病
C、神经症
D、一般心理问题
答案:D

第二章  测 验

1、“合理情绪疗法”是(  )提出来的。
A、弗洛伊德
B、荣格
C、阿尔伯特·艾利斯
D、冯特
答案:C

2、在日常生活中突然遇到火灾、地震,飞行员在执行任务中突然遇到恶劣天气,旅途中突然遭到歹徒的抢劫等,无论天灾还是人祸,这些突发事件常常使人们心理上高度警醒和紧张,并产生相应的反应,这是( )的表现。
A、情感
B、激情
C、心境
D、应激
答案:D

3、《儒林外史》中的范进听到自己金榜题名,狂喜之下,竟然意识混乱,手舞足蹈,疯疯癫癫;这是情绪中(   )的表现。
A、情感
B、激情
C、心境
D、应激
答案:B

4、林黛玉的悲花伤秋,多愁善感,抑郁敏感就是她心境(  )的表现。
A、弥漫性
B、消极性
C、积极性
D、长期性
答案:D

5、有人上街买东西上了当,心理十分窝火。但别人问起此事,还不能承认是自己经验不足造成的。因此说:“不是我无能,而是对方太狡猾”。这是(      )。
A、酸葡萄效应
B、刻板效应
C、甜柠檬效应
D、皮格马利翁效应
答案:C

6、人的表情主要有三种方式,下列不属于表情表达方式的是(   )。
A、身体姿势表情
B、语言声调表情
C、面部表情
D、动作表情
答案:D

7、情绪所伴随出现的相应的身体姿态和面部表情,就是(       ),如悲伤时哭,高兴时笑等。人们可以通过这些表现揣测对方的情绪。
A、情绪的外部行为
B、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
C、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
D、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
答案:C

8、情绪是个体受到某种刺激后所产生的一种身心激动的状态,是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的一种主观体验。情绪的体验过程不包括( )内容。
A、表达层面上的外部行为
B、认知层面上的主观体验
C、情绪的外部行为
D、生理层面上的生理唤醒
答案:C

9、有人没有当上先进,就故意说:“当先进有什么用啊,又不当饭吃!”这是(     )。
A、刻板效应
B、皮格马利翁效应
C、酸葡萄效应
D、甜柠檬效应
答案:C

10、(    )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同时伴随有明显的生理变化和行为表现。当激情到来的时候,大量心理能量在短时间内积聚而出,如疾风骤雨,使得当事人失去了对自己行为的控制力。
A、情感
B、激情
C、心境
D、应激
答案:B

第三章  测  验

1、个体通过自身的付出,确立了特定的目标、信仰、价值观的承诺,解决了认同问题。例如:“在对我的宗教和其他教派许多次精神的探索后,我终于知道我该信仰什么不信仰什么了”,这是指自我认同感发展的( )阶段。
A、认同感达成
B、认同感混乱
C、认同感延迟
D、认同感早闭
答案:A

2、阿姆斯特丹1972年借用动物学家盖勒帕在黑猩猩研究中使用的点红实验,使有关婴儿( )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A、认知
B、条件反射
C、自我意识
D、情绪
答案:C

3、心理学家通常以测验的方式对人格进行测量。人格测验分为自陈式测验和投射式测验两大类。下面属于自陈式测验的类型是(    )。
A、罗夏墨迹测验
B、卡特尔16PF
C、结构性访谈
D、主题统觉测验
答案:B

4、( )是指个体良好适应压力和逆境的能力。很多经历原生家庭不幸的人通过修复力,仍能成为健康、快乐、有成就的成年人。
A、自我意识
B、原生家庭
C、心理修复力
D、自我认同感
答案:C

5、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面临的发展障碍是获得( ),一种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将要去向何方以及在社会中处于何处的稳固且连贯的知觉。他用认同感危机来描述青春期个体思考现在的自己是谁、决定“我能做什么样的自我”时体验到的那种混乱、甚至焦虑的感受。
A、认同感早闭
B、认同感混乱
C、自我认同感
D、自我意识
答案:C

6、( )典型的代表人物是林黛玉。这类人有高感受性。情感和行为都相当缓慢柔弱。情感容易产生,体验深刻,隐晦而不外露,易多愁善感、富于想象,聪明且观察力敏锐,善于观察他人观察不到的细微事物,敏感性高,思维深刻。在意志方面常表现出胆小怕事、优柔寡断,受到挫折后常心神不安,但对力所能及的工作表现出坚韧的精神,不善交往,较为孤僻,具有明显的内倾型。有人用冬天来形容这种气质类型人。
A、抑郁质
B、粘液质
C、胆汁质
D、多血质
答案:A

7、(    )是个人要求社会、集体和他人尊重自己,尊重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荣誉的心理倾向。
A、自尊
B、自立
C、自信
D、自强
答案:A

8、沙盘游戏最早是在(   )中被发现的。最初的灵感来自于英国作家威尔斯的“地板游戏”。英国儿童心理学家劳恩菲尔德将“地板游戏”进行整理,将这一儿童心理治疗方法命名为“世界技法”。 瑞士的精神分析学家卡尔夫是“沙盘游戏”的创立者,培训出了一大批懂得这项技术的人才,被誉为“沙盘游戏治疗之父”。
A、精神分析
B、儿童游戏
C、认知治疗
D、成人治疗
答案:B

9、( )型人格会严重妨碍体内的免疫功能,使这种功能不能充分发挥抗癌的作用,致使癌细胞扩散。
A、C型
B、B型
C、D型
D、A型
答案:A

第四章  测 验

1、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是俄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 )在一系列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
A、华生
B、斯金纳
C、弗洛伊德
D、巴甫洛夫
答案:D

2、美国心理学家( )是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创始人。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艾宾浩斯
答案:C

3、陆军甲种测验、学业倾向测验、学业评定测验、高校入学资格测验等智力测验属于(    )。
A、访谈法
B、临床法
C、个体测验
D、团体测验
答案:D

4、大学的课堂教学已从阐述既定结论,逐步转变为介绍各学派理论的争论、最新学术动态等。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逐渐从死记硬背、正确回忆教学内容逐渐向汇集众家之长、确立个人见解的方向转变,这表现了大学(   )。
A、学习途径的自主性
B、学习内容的专业性
C、学习途径的探索性
D、学习途径的多样性
答案:C

5、小狗学会洗脸、浇花、吹泡泡的过程就是用(    )形成条件反射从而完成的学习过程。
A、无条件刺激
B、中性刺激
C、条件刺激
D、强化
答案:D

6、德国心理学家(      )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用无意义音节作记忆材料,根据实验结果绘成著名的记忆遗忘曲线。
A、桑代克
B、斯金纳
C、苛勒
D、艾宾浩斯
答案:D

7、除课堂教学以外,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开展多方面的学习,例如,专题讨论、社会调查、参观考察、文献资料查阅等,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为拓宽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实践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说明了大学学习的(    )
A、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B、学习内容的专业性
C、学习途径的多样性
D、学习过程的探索性
答案:C

8、从(     )岁,智力的发展与年龄的增长几乎是等速的。
A、25-35岁
B、3-12岁
C、40-50岁
D、18-25岁
答案:B

9、美国实证主义心理学家(     )用科学实验的方式来研究学习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联结学说。
A、巴甫洛夫
B、桑代克
C、斯金纳
D、艾宾浩斯
答案:B

10、“望梅止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等都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性条件反射
C、无条件反射
D、习惯性行为
答案:A

第五章  测 验

1、(    )就是盲目自大,过高地估计个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或者恃才傲物。和别人交往时,不顾别人的感受,甚至会伤害别人的自尊心。
A、嫉妒心理
B、虚荣心理
C、自负心理
D、自卑心理
答案:C

2、(    )说他自己的创造性思想中 80% 来自于和别人交谈的时候。
A、鲁迅
B、爱因斯坦
C、萧伯纳
D、莎士比亚
答案:B

3、艾伯特.梅拉比安(Albert Mehrabian)于1971年所做的研究揭露,别人对你的第一印象取决于“55387”定律。也就是一个人所带给别人的印象比例。下列哪项说法正确的是( )
A、5%的来源于您的外表穿着、53%的来源您的肢体动作、语调和语气、有87%的印象来源于您的谈话内容
B、55%的来源于您的外表穿着、38%的来源您的肢体动作、语调和语气、有7%的印象来源于您的谈话内容
C、55%的来源于您的外表穿着、7%的来源您的肢体动作、语调和语气、有38%的印象来源于您的谈话内
D、38%的来源于您的外表穿着、55%的来源您的肢体动作、语调和语气、有7%的印象来源于您的谈话内容
答案:B

4、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大学生不需要人际交往,独来独往最好
B、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
C、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D、人际交往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需要
答案:A

5、“假如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那么每人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甚至多于两种思想。 ”这句话是哪位名人说的?(   )
A、鲁迅
B、爱因斯坦
C、萧伯纳
D、莎士比亚
答案:C

6、生活中经常出现一些“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事情。这个现象,在心理学上被叫做(    )。
A、首因效应
B、刻板印象
C、邻里效应
D、近因效应
答案:C

7、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我们经常说的“远亲不如近邻”,就是因为我们和邻居接触得多,而与相隔较远的亲戚接触少。接触的多的人,我们会有一种亲密感,而接触少的人,我们会感觉到生疏。
B、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不要与别人失去联络。不要等到有麻烦时才想到别人。“关系就像一把刀,常常磨才不会生锈。
C、在人际交往中,人总会自觉地在多方面与他人比较,当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如天生的身材容貌、聪明才智、财产、威望等,就会产生一种羞愧、抱怨、憎恨、愤怒相混合的复杂的心理。这种心理是嫉妒理。
D、主动跟别人打招呼意味着比别人地位低下
答案:D

8、心理学研究发现,与一个人初次会面,45秒钟内就能产生第一印象。这一最先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就是( )。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答案:A

9、美国总统林肯曾因为相貌的原因拒绝了朋友推荐的一位才识过人的议员。当朋友愤怒的责怪林肯以貌取人,林肯说:"一个人过了四十岁,就应该为自己的面孔负责。"这就是(    )中以貌取人的典型例子。
A、邻近效应
B、晕轮效应
C、首因效应
D、刻板印象
答案:C

10、(     )说:“一个埋头于自己事业追求的人,是没有功夫去嫉妒别人的”。要调适嫉妒心理,就要给自己制定目标,让自己充实起来。
A、爱因斯坦
B、萧伯纳
C、莎士比亚
D、培根
答案:D

第六章  测 验

1、思想政治理论家认为,所谓爱情,是一对男女之间基于一定的客观物质条件和共同的人生理想,在各自内心中形成的相互倾慕,并渴望对方成为自己终生伴侣的一种强烈的、纯真的、( )的感情。
A、成熟
B、专一
C、坚定
D、稳定
答案:B

2、爱情中缺乏起码的信任,老是怀疑对方的一举一动都在做对不起你们感情的事,以至于发展到跟踪对方、约法三章等。这是恋爱中的(      )。
A、嫉妒心理
B、猜疑心理
C、自卑心理
D、自负心理
答案:B

3、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当自己不爱的人前来表达爱意时,可以拒绝对方。
B、空洞式爱情有亲密关系和承诺,缺乏激情。这里指的是四平八稳的婚姻,只有权利、义务,却没有感觉。
C、同学们一旦失恋要做到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去志,失恋不失命。
D、在《中国95后数据报告》中的一项调查“最看重伴侣什么条件”—— 95后给出了这样的选择: 选择三观一致的人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
答案:B

4、(   )认为,“爱情是由亲密、激情以及承诺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
A、斯金纳
B、华生
C、桑代克
D、斯滕伯格
答案:D

5、在爱情三角形理论中,(     )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体验,是一种相互喜欢的感觉,包括对爱人的赞赏、照顾爱人的愿望等。
A、激情
B、喜欢
C、承诺
D、亲密
答案:D

6、当你失恋时,你要这样想:“失败是成功之母,失恋是找到真爱之母”!我失恋的次数越多,我离真爱的距离就越近!当然,这是心理学中什么方法?(      )
A、自我暗示法
B、自我安慰法
C、宣泄法
D、改变认知法
答案:B

7、斯滕伯格认为( )只有亲密,在一起感觉很舒服,但是缺少激情,也不一定愿意厮守终生。
A、浪漫式爱情
B、空洞式爱情
C、愚蠢式爱情
D、喜欢式爱情
答案:D

8、( ) 只有承诺。缺乏亲密和激情,如纯粹的为了结婚的爱情。
A、浪式爱情
B、愚蠢式爱情
C、空洞式爱情
D、喜欢式爱情
答案:C

9、在爱情三角形理论中,( )指得是见了对方,会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是情绪上的着迷,个人外表的和内在的魅力是影响激情的重要因素。
A、承诺
B、亲密
C、激情
D、喜欢
答案:C

10、(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人,我们也把柏拉图式的爱情称为 “精神恋爱”。
A、柏拉图式的爱情
B、马克思式的爱情
C、斯滕伯格式的爱情
D、尼采式的爱情
答案:A

第七章  测 验

1、(   )传播有三种途径,即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其他如共浴、共餐、公用物品等都不会传播。
A、梅毒
B、生殖器
C、淋病
D、艾滋病
答案:D

2、人是地球上唯一可以(   )的动物,是世界上最有智慧的精灵。用海德格尔的话来说,人存在于世界之中,人寓予于世界而存在,而世界也因为人的生存来照面。因此,宇宙因为我们而永恒!
A、思维
B、认知
C、情感
D、想象
答案:A

3、心理即人的(   ),决定着人的生命宽度,它是以文化为内核和根基,是人伴随着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心理基础而发展起来的社会人文系统,它涵盖了人的成长、学习、交友、工作、爱情、婚姻等涉及人文、人道等方面。
A、物理属性
B、自然属性
C、精神属性
D、社会属性
答案:D

4、怀孕(    )内,以手术或药物的方法终止妊娠,称早期妊娠终止。
A、42周
B、28周
C、13周
D、3周
答案:C

5、1968年美国杰 • 唐纳 • 华特士《生命教育》一书,探讨人的生长发育与生命健康的教育真谛,从此,(   )理念就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后在美国、日本、台湾、香港等地针对青少年自杀、污辱、杀人、破坏自然环境、浪费等现象,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的道德教育目标。
A、心理教育
B、生命教育
C、情感教育
D、大学教育
答案:B

6、男性的Y染色体和女性的X染色体结合,就形成(     )
A、无性别特征
B、男性特征
C、女性特征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7、(   )发育是性心理和性行为的生理基础。
A、年龄
B、性意识
C、性生理
D、性知识
答案:D

8、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应当由三个因素构成,即(   )
A、生理、心理、灵性
B、身体、心理、认知
C、生理、心理、情感
D、身体、心理、社会性
答案:A

9、生理即人的(   ),决定着人的生命长度,是建立在人的血缘关系基础之上的生理范畴,它主要涉及与人伦和人生有关的性问题、健康问题、安全问题和伦理问题等。
A、物理属性
B、自然属性
C、精神属性
D、社会属性
答案:B

10、( )是全人教育,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成长与发展、本性与价值。
A、心理教育
B、生命教育
C、情感教育
D、大学教育
答案:B

第八章  测 验

1、大学生如何走出心理误区? (    )
A、要有车到山前必有路的心态
B、勇敢面对现实,增强挫折承受能力
C、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D、追求实惠,收入和工作环境是最重要的
答案:B

2、( )的人能够兢兢业业干工作,适合从事持久细致的工作,如技术人员、化验员、机要秘书、保管员等。而不适合做要求反应灵敏、处事果断的工作。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D

3、有些大学生往往对自己估计过高,自认为超群拔萃,高人一等,傲慢自大,目空一切。他们在与用人单位洽谈时,往往表现出一种“舍我其谁”的态度。这种就业的心理误区(         )
A、好高警远
B、一蹴而就
C、盲目攀比
D、才高气傲
答案:D

4、在求职过程中,一些学生过分低估了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缺乏自信和勇气,过于拘谨,不能向用人单位充分展示自己,因而错失良机。这是就业过程中的( )
A、自卑心理
B、依赖心理
C、嫉妒心理
D、焦虑心理
答案:A

5、(        )指的是利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手段,对自己施加影响,从而达到心理治疗的一种方法。
A、自我静思法
B、注意转移法
C、松弛练习法
D、自我暗示法
答案:D

6、(      )的人较适合做社交性、文艺性、多样化、要求反应敏捷且均衡的工作,而不太适应做需要细心钻研的工作。他们可从事范围广泛的职业,如外交人员、管理者、律师、运动员、新闻记者、服务员、演员等。
A、粘液质
B、抑郁质
C、多血质
D、胆汁质
答案:C

7、不少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不正确,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够踏实,心里定位偏高,结果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失去很多就业机会。这种现象是(      )
A、就业过程中的自卑心理
B、就业过程中的警比心理
C、就业过程中的自负心理
D、就业过程中的从众心理
答案:C

8、择业中表现为缺乏主见和竞争意识,择业观念被他人所左右,为舆论所左右,不顾自己主观条件和客观现实,随波逐流。这种现象是就业过程中的( )
A、嫉妒心理
B、依赖心理
C、焦虑心理
D、从众心理
答案:D

9、具有复杂、想象、冲动、独立、直觉、无秩序、情绪化、理想化、不顺从、有创意、富有表情、不重实际等特征的人格类型是(       )
A、社会型
B、研究型
C、艺术型
D、现实型
答案:C

10、( )是通过某种途径把内心的冲突发泄出来,以使心理得以平衡。当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可以进行适度宣泄,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自己的忧虑和不满。
A、注意转移法
B、自我静思法
C、松弛练习法
D、适度宣泄法
答案: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楼主

注册会员
  • 主题

    17
  • 回复

    17
  • 积分

    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