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______________是指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创伤性出血,主要发生于高血压或脑动脉硬化的患者,是死亡或致残率极高的一种常见病。
答案:脑出血
3、脑出血患者发病时多有血压明显升高,____________判断病情轻重的主要指标。
答案:意识障碍程度
4、_______是指伴有局部症状的短暂脑循环障碍,症状突然发生又迅速消失,一般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并在24小进内缓解,不留任何神经功能缺损。
答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5、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缺血性脑卒中是_____________,占全部卒中的70%~80%。
答案:脑血栓形成
6、人体内的中性脂肪包括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这些统称为___________。
答案:脂质
7、对高脂蛋白血症的治疗,应首先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如控制饮食和适当锻炼。___________是首要的基本措施,应长期坚持。
答案:饮食治疗
8、药物基因组学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分为表型和基因型分析法以及________。
答案:基因芯片技术
9、成人高血压定义为:在未用抗高血压物的情况下,收缩压大于或等于140mmHg和(或)舒张压大于或等于____________。血压的确定应以非同日血压2次或2次以上为准。
答案:90mmHg
10、___________是血浆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类脂的总称。
答案:血脂
11、目前常用的降压药物有5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____________。
答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12、对于高血压患者,要减少钠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____________,多食含钾和钙盐丰富的水果、蔬菜和牛奶,减少含脂肪高的肉类,增加含蛋白质较高而脂肪较少的禽类及鱼类。
答案:6g
13、____________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答案:高血压
14、帕金森病的主要病变在黑质-纹状体多巴胺神经通路,导致多巴胺能神经和胆碱能神经功能失衡,____________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药物。
答案:左旋多巴
15、____________是治疗失神发作的首选药物。
答案:乙琥胺
16、____________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一种慢性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见于老年人,是一种较常见的锥体外系疾病。
答案:帕金森病
17、___________是一组反复发作的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的暂时性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扮演的慢性疾病。
答案:癫痫
18、遗传因素是造成个体差异的重要原因。________是指发生率等于或大于1%的常见遗传变型。
答案:遗传多态性
19、正常人体温一般为________,且受机体内外因素影响稍有波动,但一般波动范围不超过1℃。
答案:36~37℃
20、来自身体各部的栓子,通过颈动脉或椎动脉,阻塞脑血管,使其供血区缺血、坏死,产生脑功能障碍,称为____________。
答案:脑栓塞
21、________是指在明确疾病诊断的基础上,从病情的实际出发,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方案。
答案:药物适度治疗
22、________是药物治疗的前提。
答案:安全性
23、________是指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方案的程度。
答案:药物治疗的依从性
24、______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规定有适应证或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的物质。
答案:药物
25、_______主要是研究药物预防、治疗疾病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答案:临床药物治疗学
26、_______能为药物治疗提供更加科学的证据和方法。
答案:循证医学
27、________是保证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
答案: 药物治疗的规范性
28、________是选择药物的首要标准,无效药物不值得临床使用。
答案:有效
29、________是药物治疗的前提。
答案:用药安全
30、当患者对药物产生了耐受性或同时使用具有拮抗作用的药物时,治疗窗的位置可________。
答案:上移
31、药动学改变可使药-时曲线发生变化,当吸收减少、分布增多、代谢和排泄加快时,药-时曲线将________。
答案:降低
32、当药-时曲线整体低于治疗窗时,应相应增加________。
答案:每日剂量
33、药效学的改变可以影响________的位置和宽度。
答案:治疗窗
34、当药-时曲线波动过大或治疗窗狭窄时,应增加________。
答案:给药次数
35、处方是由取得处方权的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________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答案:药学专业技术人员
36、麻醉药品处方、急诊处方、儿科处方、普通处方的印刷用纸分别为淡红色、淡黄色、________和白色,并在处方右上角以文字注明。
答案:淡绿色
37、以简化处方形式开具国家药典或者处方集上的药物制剂为________。
答案:法定处方
38、处方中药物总量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确定,普通内服药品一般为________日量。
答案:3
39、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被称为________。
答案:药物不良反应
40、药物相互作用按发生机制分类,可分为________、药效学相互作用和药动学相互作用。
答案:药剂学相互作用
41、特殊人群是指妊娠和哺乳期妇女、新生儿、婴幼儿、儿童及________。
答案:老年人
42、孕妇出现临床必须用药指征时,A类、B类药可安全使用;C类药在权衡利弊后慎重使用;________药在妊娠期应避免使用。
答案:D类和X类
43、7岁以下儿童牙齿和骨骼生长旺盛,________能与钙盐形成络合物,除使牙齿黄染外,还使齿质易致蛀龋,并影响骨质生长。
答案:四环素类
44、支气管哮喘主要与___________变态反应有关。
答案:I型
45、特应性是指机体接触环境中的变应原后,产生异常数量_______的倾向。
答案:IgE
46、消化性溃疡是指胃肠道黏膜被胃酸和胃蛋白酶等自身消化而发生的溃疡,其深度达到或超过_____________。
答案:黏膜肌层
47、____________是确认消化性溃疡的最可靠的方法。
答案:胃镜检查
48、糖尿病治疗药物分为胰岛素和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口服降血糖药
49、多种病原微生物均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其中以_____________感染最常见。
答案:链球菌
50、糖尿病现代治疗的5个要点是: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血糖监测、____________和糖尿病教育。
答案:药物治疗
1、临床药物治疗学的内容和任务。
答案:帮助临床医师和药师依据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患者的个体差异、药物的作用特点,对患者实施合理用药。
2、临床药物治疗学和内科学的关注点差异。
答案:内科学关注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临床药物治疗学关注根据疾病的分类分型如何选用合适的药物治疗。
3、药物治疗经济性主要控制的目标。
答案:(1)控制药物需求的不合理增长;(2)控制有限药物资源的不合理配置;(3)控制被经济利益驱动的不合理过度药物治疗。
4、影响药物治疗有效性的因素。
答案:(1)药物方面的因素:药物的生物学特性、药物的理化性质、剂型、剂量、给药途径、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均会影响药物治疗的有效性;(2)机体方面的因素:患者年龄、体重、性别、精神因素、病理状态、遗传因素、时间因素等对药物治疗效果均可产生重要影响;(3)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指患者遵从医嘱或治疗建议的程度,包括遵守医疗约定,采纳健康促进行为的忠告,如进行全面的体检,避免疾病发展的危险因素等。
5、简述药物治疗的一般过程。
答案:明确诊断,确定治疗目标,确定治疗方案,开始治疗,评估和干预。
6、简述药物处方的书写规则和注意事项。
答案:(1)认真填写一般项目: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是确认患者的重要信息,还有助于审方时发现可能的剂量错误,特别是对小儿和老年患者。清楚地填写日期也很重要,因为某些药物处方超过一定的时限将不再有效。(2)每个药物占一行,药名在左,剂量在药名的右边。除法定或协定制剂外,应写明药物的浓度。注意药名要用正规名称,避免使用缩写。(3)药物用量单位应按照药典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用量数量必须写清楚,小数中有效零不能省略。(4)药物总量应根据病情和药物的性质确定。药品剂量不应超过药典规定的极量,如特殊情况需要达到或者超过极量时,医生应在药品名称下再签名。(5)危重病情急需用药时,应在处方下注明“急”。(6)处方时应认真慎重,用钢笔书写,不得涂改。处方后,须仔细核查,确保无误后才签名交给患者。(7)开写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麻醉药品处方,应使用专用处方笺。
7、什么情况下适用TDM?
答案:(1)治疗指数窄,毒副反应大且不易辨别的药物;(2)个体间血药浓度变化较大的药物;(3)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4)肝肾功能不良的患者使用主要经肝肾代谢、排泄的药物;(5)长期使用可能积蓄的药物;(6)合并用药产生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的药物;(7)常规剂量下易出现毒性反应的药物或诊断、处理药物中毒。
8、简述药物不良反应的类型。
答案:(1)A型(量变型)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毒性反应、继发性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和撤药反应。(2)B型(质变型)不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和三致作用(致畸、致癌、致突变)。
9、防治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则。
答案:(1)预防原则:增强药物的防范意识;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药物过敏史和用药史;实行个体化给药;联合用药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用药过程中要严密观察患者的反应。(2)治疗原则:A型药物不良反应减量或使用选择性更高的同类药物;B型药物不良反应通常必须更换药物;药源性疾病和较严重的不良反应通常采用减少药物的吸收、加速药物的排泄、使用解救药物等方法来治疗。对于出现药物变态反应的解救,应立即停止使用药物,并就地抢救。
10、举例说明疾病对药物分布的影响。
答案:(1)疾病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与结合率,例慢性肝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营养不良、心力衰竭或创伤及手术后均可引起血浆白蛋白减少,使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2)疾病改变血液pH值,例抗心率失常药丙吡胺与蛋白结合虽不受血浆pH值升高影响,但当pH值降为6.7时,则结合率下降。(3)心、肾功能衰竭改变药物分布,例肾功能衰竭患者体内酸性药物与蛋白结合率明显降低。
11、妊娠期用药的基本原则。
答案:妊娠期用药需有明确的指征。应采用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且已经清楚的老药,避免使用尚难确定有无不良影响的新药,小剂量有效地避免用大剂量,单药有效地避免联合用药。用药时需清楚地了解妊娠周数,在妊娠头三个月是胚胎器官形成期,应尽量避免使用药物。
12、药物在乳汁中的排泄有何规律?
答案:(1)分子量小于200,在脂肪和水中都有一定的溶解度的药物易进入乳汁;(2)与血浆蛋白结合紧密者(如华法令),游离少,不易进入乳汁;(3)解离度低者乳汁中浓度也低;(4)弱碱性药物易进入乳汁(如红霉素);弱酸性药物不易进入乳汁(如青霉素)。
13、简述主要药物代谢酶及其功能。
答案:(1)细胞色素P450酶系,即CYP,其功能为催化药物、致癌物、类固醇激素等氧化代谢。(2)乙醛脱氢酶,水解乙醛成乙酸。(3)丁酰胆碱酯酶,催化代谢灭活琥珀胆碱、普鲁卡因、阿司匹林等药物。(4)N-乙酰转移酶,催化药物的乙酰化代谢。(5)甲基转移酶,催化甲基结合反应。
14、简答实施循证医学的步骤。
答案:(1)确定目标,即提出临床问题,即将临床所需要的信息如诊断、治疗、预后等相关情况转化为一个可以回答的问题。(2)查找、收集有关上述问题的证据文献。(3)评价获得的证据的可靠性与实用性。(4)实施证据分析的结果。将严格评价的结果与临床经验、具体病情综合考虑得出结论。(5)实施评估效果。对实施前面的步骤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分析,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实施。
15、人工冬眠头部降温疗法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可以降低脑组织的基础代谢率,提高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力,减轻脑消肿,降低颅内压,对脑组织有保护作用。还有利于保持患者安静,减少或避免发生再出血,减轻由于颅内出血所致的后遗症状。
16、长期服用左旋多巴会出现什么现象?
答案:(1)“清晨运动不能”,又称“晨僵”(2)“开—关”现象(3)“午后运动不能”(4)舞蹈—手足徐动症(5)吞咽困难。
17、简述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
答案:控制抽搐的原则是先用抗癫痫药物静脉注射,以迅速控制抽搐,紧接着给予静脉滴注,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有效水平,以防止抽搐的再发。首先选择快速有效的抗癫痫药物静脉注射,如地西泮,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和氯硝西泮,必要时可用异戊巴比妥,以上药物缺乏时可选用利多卡因。当抽搐控制后,立即使用长效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丙戊酸钠,苯巴比妥等,以维持疗效。当这种状态被完全控制后再过渡到病人未出现持续状态前的用药。
18、简述癫痫持续状态的药物治疗。
答案:控制抽搐的原则是先用抗癫痫药物静脉注射,以迅速控制抽搐,紧接着给予静脉滴注,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有效水平,以防止抽搐的再发。首先选择快速有效的抗癫痫药物静脉注射,如地西泮,劳拉西泮,咪达唑仑和氯硝西泮,必要时可用异戊巴比妥,以上药物缺乏时可选用利多卡因。当抽搐控制后,立即使用长效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丙戊酸钠,苯巴比妥等,以维持疗效。当这种状态被完全控制后再过渡到病人未出现持续状态前的用药。
19、简述精神分裂的阴性和阳性症状的表现。
答案:阴性症状:思维贫乏、情感淡漠、意志减退、社交能力显著降低等;阳性症状:妄想、幻觉、思维紊乱等。
20、简述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的目标值。
答案:一般主张的血压控制目标是至少<140/90mmHg。糖尿病或慢性肾脏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目标值<130/80mmHg。老年期高血压的目标水平,收缩压应在140到150mmHg,舒张压应<90mmHg但不低于65到70mmHg。
21、血压的调节机制及其相关因素有哪些?
答案:正常血压=心输出量(CO)×总外周血管阻力(PR)心输出量的相关因素有血容量、心率、肌收缩力;总外周血管阻力的相关因素有小动脉结构、血管壁顺应性和血管舒缩状态。血管收缩因子---NE、血管紧张素及内皮素血管舒张因子---NO、前列环素、缓激肽等急性调节——压力感受器及交感神经慢性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22、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处理原则。
答案: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殊抗病毒药物,以对症处理、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治继发感染为主。(1)对症治疗:可选解热镇痛药或减少鼻腔充血和分泌物的抗感冒药等。(2)抗菌药物治疗:细菌感染者可选用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3)抗病毒治疗:早期应用抗病毒药有效。可用利巴韦林、金刚烷胺等。
23、致溃疡的攻击因素和保护因素有哪些?
答案:攻击因素:胃酸、胃蛋白酶、胰液、药物、胃动力学异常、幽门螺杆菌、情绪及烟酒;保护因素:胃粘膜的血流量、粘膜-碳酸氢盐屏障、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
24、简答甲亢危象的药物治疗。
答案:甲亢危象是甲亢最为凶险的并发症,发展快,病死率高,应立即抢救。首先迅速减少甲状腺素释放、合成和转化。用丙硫氧嘧啶或碘化钠,不能单用碘剂,必须与抗甲状腺药同时用,对碘剂过敏者可试用锂盐。其次降低周围组织对甲状腺激素的反应。可用甲巯咪唑,对有哮喘或心功能不全者,可用利舍平或胍乙啶。同时纠正危象时可能存在的相对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的应激反应。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如氢化可的松等。
25、中毒的一般处理包括哪些?
答案:(1)处理未吸收的毒物①皮肤和粘膜吸收中毒;②消化道吸收中毒;③吸入性中毒(2)加快药物排泄,减少药物吸收①导泻;②洗肠;③利尿;④血液净化(3)中毒后药物拮抗包括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理性拮抗
1、患者,女,20岁,晚饭时食入“虾酱”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伴胸闷、出汗,急救入院。入院后查体:体温36.4℃、脉搏82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95/70mmHg,神志清醒,面色较白,唇略发绀,呼气相延长,心率93次/分,心律齐。双肺闻及哮鸣音,余未见异常。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请为患者选择治疗药物,并说明其依据。
答案:患者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且与过敏原有关,所以治疗时为缓解哮喘可选用沙丁胺醇气雾剂,或氨茶碱静脉滴注。选药依据是沙丁胺醇选择性激动支气管平滑肌上的β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1分)增加cAMP的合成,提高细胞内cAMP的浓度,而解除,缓解呼吸困难。(1分)氨茶碱通过抵制磷酸二酯酶(PDE),(1分)减少cAMP的水解,而解除支气管平滑肌痉挛,缓解呼吸困难。(1分)这些药物可在数分钟内起效,迅速缓解症状。(2分)
2、患者,男,60岁。常规体检时发现血脂异常。既往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最高达180/110mmHg,并应用依那普利控制于正常范围内,有吸烟史(每日一包),无糖尿病、冠心病及甲状腺功能异常,无冠心病家族史和继发因素。查体:BP135/85 mmHg,心肺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未见黄色瘤。实验室检查:TC:261mg/dl,HDL-C:50 mg/dl,LDL-C:204 mg/dl,TG:90 mg/dl。血糖、促甲状腺激素、肝及肾功能均正常。诊断:高脂血症,高血压三级。
问题:1.临床调脂药物有哪些种类,代表药物为什么?
2.该患者该如何用药?
答案:1.调节血脂的药物种类及代表药物有:1)主要降低血中胆固醇的药物①胆酸螯合剂:考来替泊②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辛伐他汀③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泽麦布2)主要降低血中甘油三酯的药物①烟酸及其衍生物:阿西莫司②贝特类及其衍生物:非诺贝特③多不饱和脂肪酸类:DHA3)其他①粘多糖及多糖类②雌激素类③普罗布考④泛流乙胺⑤弹性酶)2.在改善生活方式、节食和运动,并强烈建议戒烟。药物以他汀类为主,辛伐他汀40mg/d或阿托伐他汀20mg/d。
3、患者,男,24岁,5年来经常于餐后3-4小时出现上腹部烧灼痛,严重时夜间疼醒,伴返酸烧心,多于冬秋季复发,每次持续一周左右。自服甲氰咪胍或进食后症状可缓解。4天前因过劳,上述症状加重,且伴恶心、呕吐少许当日食物水,无胆汁。为确诊来院。查体:一般状态佳,心肺无异常,腹软,肝脾未触及,上腹偏右压痛(+),无反跳痛。请给出初步诊断并说出该类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和相关治疗用药。
答案:十二指肠溃疡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对胃、十二指肠粘膜有损害作用的攻击因素(胃酸、胃蛋白酶、胰液、药物、胃动力学异常、幽门螺杆菌、情绪以及烟酒)与粘膜自身防御和修复保护因素(胃粘膜的血流量、粘膜-碳酸氢盐屏障、前列腺素、表皮生长因子)失衡所致。治疗用药:抗酸药:氢氧化铝、碳酸氢钠抑酸药:H2受体拮抗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抗胆碱能药物:哌仑西平、甲溴阿托品促胃泌素受体拮抗剂:丙谷胺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胃黏膜保护剂:前列腺素衍生物、硫糖铝、铋剂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药物:PPI为基础的方案:如:奥美拉唑+阿莫西林(或甲硝唑)+克拉霉素,疗程1周.(根除率>95%);铋剂为基础的方案:如:胶体次枸橼酸铋+克拉霉素+甲硝唑(或替硝唑),疗程1周;其他:雷尼替丁+枸橼酸铋+克拉霉素+阿莫西林,疗程1周.(青霉素过敏者用甲硝唑替换).促进胃肠动力药物: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及西沙必利(1分)
4、患者,男,56岁,身高1.70m,体重90kg。因“右上肢无力反复发作”入院,患者自今年6月以来无诱因出现右上肢无力,不能持物。每次约5~10分钟。查体: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异常。脑部CT检查未见异常。既往:高血压病史15年,抽烟每天一盒。患者可能患有哪种脑血管病?针对缺血性脑病可以采取哪些药物治疗措施?其代表药物有哪些?
答案:治疗机制及其代表药物如下:1)溶栓治疗——链激酶、尿激酶2)抗凝治疗——肝素、低分子肝素、藻酸双酯钠3)降纤治疗——巴曲酶4)减轻脑水肿的治疗——甘露醇、七叶皂甘钠5)血管扩张药——已酮可可碱、罂粟碱6)降低血粘度——低分子右旋糖酐7)抗血小板凝集——阿司匹林、噻氯匹定8)选择性的扩张脑血管,抑制脑血管痉挛,保护脑组织,改善脑功能——尼莫地平、氟桂利嗪9)抗自由基治疗——SOD、维生素E、银杏叶制剂10)神经保护的治疗——神经节苷脂、神经营养因子11)脑代谢活化剂——脑活素12)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直接作用于细胞,拮抗钙离子内流,稳定溶酶体膜,抑制自由基的释放并减少炎症的发生)
5、患者,女,40岁。乏力,头晕,上腹部疼痛1年。既往有消化性溃疡8年,慢性头痛20年,严重月经过多10余年。用药史:阿司匹林650mg治疗头痛,常规剂量的抗酸药治疗消化性溃疡。体格检查:皮肤黏膜苍白,嗜睡。甲床苍白,脾肿大。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80g/L,网织红细胞计数0.4%(0.5%~1.5%)。MCV75fl(80~90fl),MCH22pg(27~31pg),MCHC0.3(0.33~0.37),血清铁400微克/L(500~1150微克/L),血清铁蛋白9微克/L(15~200微克/L),总铁结合力4500微克/L(3000~3300微克/L),粪潜血阳性。诊断结果:缺铁性贫血。
问题:1.该患者形成缺铁性贫血的主要病因有哪些?
2.如何治疗该患者的缺铁性贫血?
答案:1.原因:长期月经过多;胃肠道慢性失血(消化道溃疡复发、长期服用水杨酸药物)。2.治疗:首先控制贫血的原发病如胃肠道失血、月经过多等。采用口服铁剂,补充,纠正贫血。如(0.3g/次),日服三次。如证实患者属于或需服用大量抗酸药治疗消化道溃疡,可考虑。
1、什么是高血压病?诊断标准是什么?血压的调节机制及其相关因素有哪些?
答案:收缩压|舒张压|代谢|血容量|心率|心肌收缩力|血管|阻力|舒张|收缩|调节
2、什么是高血脂症?主要调节血脂的药物有哪些类型?
答案:胆固醇|甘油三酯|超标|胆酸|他汀|抑制剂|贝特类|烟酸|脂肪酸|其他
3、试述高血压的治疗用药种类及其代表药物。
答案:利尿剂|中枢|神经阻滞|α受体|β受体|钙拮抗剂|ACEI|ARB|扩张|其他
4、制定给药方案的目标是什么?与之相关的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调整给药方案来达到治疗目的?
答案:治疗窗|位置|宽度|药时曲线|每日剂量|给药次数|同时改变|水平位置|波动|程度
5、目前用于缺血性脑病治疗的药物作用机制有哪些,各自的代表药物是什么?
答案:溶栓|抗凝|降纤|脑水肿|扩血管|血粘度|血小板|脑活素|纳络酮|钙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