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黄帝内经明堂》的著者是()。
A.王冰
B.皇甫谧
C.巢元方
D.杨上善
E.杨继洲
答案:D
3、被誉为“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的著作是()。
A.《肘后救卒方》
B.《千金方》
C.《外台秘要》
D.《小品方》
E.《四海类聚方》
答案:A
4、《海药本草》的著者是()。
A.葛洪
B.孙思邈
C.陶弘景
D.李珣
E.王焘
答案:D
5、第一部食疗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雷公炮炙论》
E.《食疗本草》
答案:E
6、在日本被誉为“过海大师”的是()。
A.杨上善
B.鉴真
C.王冰
D.孙思邈
E.义净
答案:B
7、《本草经集注》载药()种。
A.365
B.844
C.850
D.730
E.269
答案:D
8、最早记载小儿为“纯阳之体”的著作是()。
A.《脉经》
B.《脉诀》
C.《引书》
D.《脉书》
E.《颅囟经》
答案:A
9、第一本以原本形式传世的针灸学专著是()。
A.《黄帝内经明堂》
B.《明堂图》
C.《抱朴子》
D.《灵枢经》
E.《针灸甲乙经》
答案:E
10、最早的药物炮制专著是()。
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经集注》
C.《新修本草》
D.《雷公炮炙论》
E.《食疗本草》
答案:D
11、最早记载“消渴者……每发小便即至甜”的著作是()。
A.《肘后救卒方》
B.《千金方》
C.《外台秘要》
D.《小品方》
E.《四海类聚方》
答案:C
12、被誉为中国第一部医学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肘后救卒方》
B.《千金方》
C.《外台秘要》
D.《小品方》
E.《四海类聚方》
答案:B
13、首次记载“以毒攻毒”防治狂犬病的医家是()。
A.葛洪
B.孙思邈
C.陶弘景
D.李珣
E.王焘
答案:A
14、首次系统阐述中医整体观念的医籍是()。
A.《黄帝八十一难经》
B.《黄帝内经》
C.《金匮要略》
D.《五十二病方》
E.《治百病方》
答案:B
15、《脉经》首次整理归纳脉象()种。
A.28
B.33
C.24
D.30
E.21
答案:C
16、《诸病源候论》记载“漆疮”其发病与()有关。
A.六淫
B.体质禀赋
C.乖戾之气
D.热毒
E.异气
答案:B
17、《诸病源候论》“瘟病候”记载其病因为()。
A.六淫
B.体质禀赋
C.乖戾之气
D.热毒
E.异气
答案:C
18、留给后世“诊籍”的医家是()。
A.医和
B.张仲景
C.华佗
D.扁鹊
E.淳于意
答案:E
19、《伤寒杂病论》共计收方()首。
A.214
B.365
C.113
D.269
E.162
答案:D
20、被誉为“外科鼻祖”的医家是()。
A.医和
B.张仲景
C.华佗
D.淳于意
E.扁鹊
答案:C
21、现存最早论述经络学说的文献是()。
A.《阴阳十一脉灸经》
B.《脉经》
C.《伤寒论》
D.《黄帝内经》
E.《五十二病方》
答案:A
22、提出“肾两者,非皆肾也,其左者为肾,右者为名门”的医籍是()。
A.《黄帝内经》
B.《经效产宝》
C.《金匮要略》
D.《胎产书》
E.《黄帝八十一难经》
答案:E
23、现存最早的妇产科著作是()。
A.《妇人大全良方》
B.《经效产宝》
C.《金匮要略》
D.《胎产书》
E.《十月养胎法》
答案:D
24、最早论述药物四气五味的药物学著作是()。
A.《本草经集注》
B.《名医别录》
C.《金匮要略》
D.《神农本草经》
E.《新修本草》
答案:D
25、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是()。
A.《却谷食气》
B.《引书》
C.《导引图》
D.《五十二病方》
E.《治百病方》
答案:C
二、简答
26、简答对六气致病说的认识。
答案:公元前541年,秦国名医医和提出“六气致病说”。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六淫: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
27、简述中医学术体系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答案:《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部经典的出现,标志着中医学术体系的建立。
28、简要评述《黄帝内经》的整体观念
答案:答:人与天地自然是统一的、人体自身是统一的、人的心身是统一的、人与社会是统一的。
29、如何认识《神农本草经》在中药学发展中的历史作用?
答案:它是一部集东汉以前药物学之大成的著作,系统地总结了汉以前医家和民间的用药经验,为后世中药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30、简要回答《肘后备急方》的作者及内容成就(认识)。
答案:答:①作者是两晋之际道医葛洪,晋唐之际备急方书的代表之作。②内容成就有一下四个方面:第一,对急性传染病有较高认识,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记载天花的医学文献;第二,记载了以毒攻毒防治狂犬病疾病的方法,体现了免疫思想;第三,书中所载治法和方药简便廉验;第四,书中急症救治内容丰富,体现了本书救急的编写初衷。③被誉为中医学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31、简要回答对《诸病源候论》的认识。
答案:公元610年,巢元方主持编纂,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源证候学专著。其成就为:(1)广泛记载临床各种疾病、(2)提出病因理论的新见解、(3)详细准确描述疾病证候。
32、简述孙思邈的医德思想。
答案:《备急千金要方》首卷载《大医习业》《大医精诚》,体现了对医生医德的重视;确立了中国医学史上的医德规范;阐述自己对“大医精诚”的认识。
33、简要回答对《外台秘要方》的认识。
答案:唐代郿人王焘所著,《新唐书》赞为“世宝”。其成就为:(1)整理和保存了大量古代医学文献(《小品方》等)(2)搜集、整理了大量民间单验方(苍悟道人陈元膏)(3)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有新的发展(消渴、黄疸等)(4)记述了某些中药特异疗效(动物肝脏治夜盲症等)(5)书中汇集了唐以前的多种疗法(吹、熏、蒸等)
34、简述孙思邈对针灸学的贡献。
答案:(1)介绍同身寸测穴法、(2)明确提出“奇穴”和“阿是穴”、(3)首创彩色经络穴位图、(4)强调针灸并用、针药并用。
35、简述晋唐时期药物学的发展特点
答案:(1)本草著作数量的增加、(2)药物品种的增多、(3)药物理论的丰富、(4)分类方法的进步、(5)药物炮制规范的建立、(6)炼丹术与制药化学。
36、简述唐宋医事管理制度的异同
答案:唐宋医事管理都是由政府参与的;唐政府设立了太医署,具有医学教育与医疗行政双重职能;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官院专职医药行政,同时设立太医局主管医学教育,将医学教育与医疗行政分立开来。
37、简述钱乙的儿科学贡献
答案:①阐释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以及治疗原则:(1)小儿生理特点: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2)小儿病理特点:易虚易实,易寒易热;(3)小儿治疗原则:以“柔润”为原则,反对“痛击”、“大下”和蛮补,强调补泻兼施.②提出儿科五脏辨证纲领。归纳了五脏主证的特点。③体现儿科用药制方特色。善于化裁古方为儿科所用。
38、简述《针灸资生经》的学术成就
答案:答:其成就为(1)增补诸多穴位、(2)提倡“同身寸”法、(3)临床对证配穴、(4)记载灸法丰富。
39、简要回答宋代医学教育较前代有哪些进步
答案:(1)医药行政管理方面的进步。与唐代太医署相比较,宋代在医药管理机构与制度等方面有了较大改革与进步,例如设立翰林医官院,目的是加强医药行政管理。为了推动社会公共卫生的发展,建立了具有医疗、保健、慈善性质的机构。(2)1076年宋政府开设了中国医学史上第一所以制作和出售成药为主的官办药局“太医局熟药所”,又名卖药所。它的出现推广了局方,流行了成药,在医学史上的进步作用和意义值得肯定。并制定了相关管理制度,如轮值制度、施药制度、检验制度等。(3)医学教育的改革。宋代医学教育与唐代医学教育相比,在教学管理、考核方法、分科设置、学习年限等方面都在进一步完善。如“三舍法”引入到对医学生的管理,医学教育质量也有显著提升,官方医生与民间医生在宋元之际医学发展的进程中皆成就显著。
40、简答成无己注释整理《伤寒论》特点
答案:①以《内经》《难经》与《伤寒论》本身的条文对原书进行“以经解经”地阐释;②另著《伤寒明理论》首次运用君臣佐使的析方原则对《伤寒论》20首方剂进行解析,开后世方论之先河。
41、简述张元素的医学成就
答案:(1)发挥脏腑辨证理论:创“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2)探讨药物理论:阐发“气味升降”之理、倡导“药物归经”之论、提出“引经报使”之说;(3)重视脾胃—枳术丸.
42、宋代官修方书有哪些?各有何特色?
答案:《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首,仿王焘《外台秘要》体例,每证之前均以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冠于首,其后详列处方和各种疗法。书中保存了许多已佚医书内容及宋以前名方。《圣济总录》:是由民间验方连同医家所献医方以及内府所藏秘方合在一起整理汇编而成。全书共200卷,分为66门,载方2万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方后详列主治、炮制方法等,为和剂局制剂规范,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
43、《证类本草》的作者及主要学术成就?
答案:由宋代医家唐慎微编著;其成就为:载药1558种,新增药物400余种;随文附图的编写体例,为前代本草著作所不及;药下附有炮制方法,切合实用;药后附有方剂3000余首,方论1000余条,对方剂学有较大影响;政府将此书稍作修订后作为国家药典颁行于世,流传500余年成为本草学的范本。
44、简述宋元之际诊断学所取得的成就
答案:①脉诊:(1)崔嘉彦《崔氏脉诀》,以浮、沉、迟、数四脉为纲,统领《脉经》24脉,且由四言歌诀写成,易于记诵,体现了“由博返约”的特点。;(2)施发《察病指南》,以图示脉,首创33幅脉象图。②舌诊:杜本《敖氏伤寒金镜录》,原书有12幅舌象图,元代杜本(清碧)又增补24幅合为36幅彩色舌图,由杜本题为《敖氏伤寒金镜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③望诊:刘昉《幼幼新书》,记载了儿科望诊虎口三关指纹观察法。
三、填空
45、《______》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疾病证候学专论。
答案:脉书
46、王叔和对脉学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总结,撰成了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______》。
答案:脉经
47、《______》堪称中医第一部临床急救手册。
答案:肘后救卒方
48、唐以前的注释《内经》著作主要有:全元起的《______》,杨上善的《______》,王冰的《______》等。
答案:素问训解|黄帝内经太素|次注黄帝内经素问
49、《______》的完成,标志着藏医药理论体系的形成。
答案:四部医典
50、从______代开始有儒医之称。
答案:宋
一、单选
1、宋代设立的用以收养遗弃幼婴的机构是()。
A.慈幼局
B.安济坊
C.福田院
D.保寿粹和馆
E.养济院
答案:A
2、《饮膳正要》的作者是()。
A.许叔微
B.忽思慧
C.成无己
D.严用和
E.朱肱
答案:B
3、南宋名医严用和的著作是()。
A.《圣济总录》
B.《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C.《普济本事方》
D.《济生方》
E.《太平圣惠方》
答案:D
4、研究《伤寒论》开方论先河的医家是()。
A.喻昌
B.吴崑
C.朱肱
D.成无己
E.庞安时
答案:D
5、宋用以收养老疾孤寡的机构是()。
A.安济坊
B.养济院
C.漏泽园
D.保寿粹和馆
E.福田院
答案:E
6、“草乌散”的记载见于()。
A.《刘涓子鬼遗方》
B.《永类钤方》
C.《世医得效方》
D.《外科精要》
E.《外科精义》
答案:C
7、著述《普济本事方》的医家是()。
A.韩祗和
B.朱肱
C.庞安时
D.许叔微
E.成无己
答案:D
8、医学史上最早记载异常胎位转胎术的著作是()。
A.《经效产宝》
B.《胎产书》
C.《妇人大全良方》
D.《备产济用方》
E.《十产论》
答案:E
9、《圣济总录》共收载方剂()首。
A.1万
B.2万
C.3万
D.5万
E.6万
答案:B
10、六味地黄丸的创制者是()。
A.钱乙
B.李杲
C.严用和
D.张仲景
E.朱震亨
答案:A
11、宋以前所未见的以因证配穴、内容丰富为特点的临证针灸专著是()。
A.《针灸甲乙经》
B.《十四经发挥》
C.《标幽赋》
D.《针灸图经》
E.《针灸资生经》
答案:E
12、“以经解经”注释《伤寒论》的医著是()。
A.《伤寒微旨论》
B.《伤寒类证活人书》
C.《伤寒总病论》
D.《伤寒发微论》
E.《注解伤寒论》
答案:E
13、宋代医家陈自明的妇产科著作是()。
A.《妇人大全良方》
B.《女科证治准绳》
C.《傅青主女科》
D.《达生篇》
E.《十产论》
答案:A
14、()被誉为文献整理大师。
A.王叔和
B.孙思邈
C.杨上善
D.王焘
E.林亿
答案:D
15、子午流注针法最早见于()。
A.《灵枢》
B.《针灸甲乙经》
C.《流注指微赋》
D.《子午流注针经》
E.《针灸资生经》
答案:A
16、主张“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家是()。
A.张元素
B.刘完素
C.张从正
D.李杲
E.朱震亨
答案:E
17、《永类钤方》的作者是()。
A.危亦林
B.李仲南
C.朱肱
D.成无己
E.陈自明
答案:B
18、记载了“秋石”的著作是()。
A.《海药本草》
B.《食疗本草》
C.《苏沈良方》
D.《普济本事方》
E.《局方》
答案:C
19、首次将任脉、督脉和十二经并称“十四经”的医家是()。
A.王执中
B.王惟一
C.滑寿
D.闻人耆年
E.何若愚
答案:C
20、《局方发挥》的作者是()。
A.张从正
B.刘完素
C.张元素
D.李杲
E.朱丹溪
答案:E
21、《脾胃论》的作者是()。
A.张从正
B.刘完素
C.张元素
D.李杲
E.朱丹溪
答案:D
22、“寒凉派”的创始人是()。
A.张从正
B.刘完素
C.张元素
D.李杲
E.朱丹溪
答案:B
23、《本草经集注》将药物按自然属性划分为()。
A.3类
B.7类
C.18类
D.16类
E.9类
答案:B
24、高道大医()整理《伤寒论》开创了“方证同条,比类相附”的研究方法。
A.王叔和
B.孙思邈
C.杨上善
D.掌禹锡
E.林亿
答案:B
25、首次整理《伤寒杂病论》的医家是()。
A.王叔和
B.孙思邈
C.杨上善
D.王焘
E.林亿
答案:A
二、填空
26、北宋三大官修方书为《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济总录
27、南齐______整理的《刘涓子鬼遗方》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
答案:龚庆宜
28、《______》是现存最早的儿科专书。
答案:颅囟经
29、唐末,出现了现存第一部妇产科专著《______》,作者______。
答案:《经效产宝》|咎殷
30、葛可久撰之《十药神书》为治疗______提供了可以遵循的法则。
答案:肺痨
31、元代医家杜本撰《______》,将各种舌象绘制成______种图谱,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图文并用的验舌专书。
答案:敖氏伤寒金镜录|36
32、《______》为最早的麻风病专书,作者为______。
答案:解围元薮|沈之问
33、陈司成所著之梅毒专书《霉疮秘录》,开创了医学上最早应用______治疗梅毒的记载。
答案:砷剂
34、极力反对温补派倡用峻补辛热药剂的主张的代表医家为______,______。
答案:徐大椿|陈修园
35、眼科著作《审视瑶函》的作者是______,喉科著作《重楼玉钥》的作者是______。
答案:傅仁宇|郑梅涧
36、中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37、华佗提倡体育锻炼,根据动物创造了一套体操,名为“______”。
答案:五禽之戏
38、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______》,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疗体操图。
答案:导引图
39、《伤寒论》载方______首,《金匮要略》载方______首,两书实收方剂______首。
答案:113|262|269
40、宋代设置的保健慈善机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保寿粹和馆|养济院|安济坊|福田院|慈幼局|漏泽园
41、在甲骨文中记载的“鬯其酒”是目前所知关于____的最早记载。
答案:药酒
42、“三品分类法”中上品为____药、中品能____、下品专属____药。
答案:营养滋补|抑制疾病|兼补虚弱|攻治疾病
43、“五运六气”中五运指____、____、____、____、____,六气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木|火|土|金|水|风|寒|热|湿|燥|火
44、文献记载及考古研究表明,针灸术起源于____时代。
答案:新石器
45、____所著的《本草蒙筌》是便于诵记的____性本草
答案:陈嘉谟|启蒙
46、现今流传的《____》和《____》,实际上就是《伤寒杂病论》一分为二编成的。
答案:伤寒论|金匮要略
47、《____》是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
答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48、《本草发挥》的作者____。
答案:徐用诚
49、公元前541年秦国名医医和为晋侯诊疾提出的病因学说是____。
答案:六气致病说
50、《周礼》和《左传》关于“藏冰”和“变火”的记载探讨的是____的方法。
答案:预防疾病
51、矿物药的发现,大约开始于____社会末期。
答案:原始社会
52、难经》所记诊法以____为主。
答案:独取寸口
53、《素问?举痛论》载“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是最早涉及到____的记载。
答案:血液循环
54、最早的中医杂志为____。
答案:吴医汇讲
55、刘完素,字____,号____,后世称为____。
答案:守真|通玄处士|刘河间
一、单选
1、《卫济宝书》最早记载了“癌”字,是指()。
A.深部脓肿
B.恶性肿物
C.疮
D.疽
E.痈
答案:A
2、《刘涓子鬼遗方》有内治、外治处方()
A.130余个
B.135余个
C.140余个
D.145余个
答案:C
3、现存第一部骨伤科专著是()
A.《刘涓子鬼遗方》
B.《肘后救卒方》
C.《备急千金要方》
D.《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答案:D
4、针灸学理论体系形成于()
A.晋唐
B.隋唐
C.金元
D.明清
答案:A
5、唐代医学教育机构()
A.太医院
B.御药院
C.提举司
D.太医署
答案:D
6、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炼丹术著作是()
A.《周易参同契》
B.《合丹法式》
C.《太清诸丹集要》
D.《抱朴子》
答案:A
7、现存最早的儿科专著是()
A.《颅囟经》
B.《幼幼集》
C.《育婴秘诀》
D.《保婴撮要》
答案:A
8、我国历史上所记载的最早的妇科医生是()
A.张仲景
B.秦越人
C.华佗
D.淳于意
答案:B
9、《金匮要略》对证候的分类,是按照()
A.所属脏腑
B.所属经络
C.所属系统
D.所属病因
答案:A
10、“方书之祖”是指()
A.《伤寒杂病论》
B.《五十二病方》
C.《治百病方》
D.《神农本草经》
答案:A
11、将中医学称为“仁术”的观点,来自于()
A.阴阳学说
B.儒家学说
C.道教学说
D.墨家学说
答案:B
12、中医学基础理论初步确立的标志()是哪部著作的问世
A.《五十二病方》
B.《治百病方》
C.《黄帝内经》
D.《诸病源侯论》
答案:C
13、《黄帝内经》共有()
A.18卷
B.28卷
C.9卷
D.10卷
答案:A
14、关于“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的生育卫生记载,见于()
A.《山海经》
B.《内经》
C.《礼记》
D.《左传》
答案:D
15、《周礼·天官》中记载的“十全为上”是指()
A.最高的俸禄
B.完整的病例
C.最好的医生
D.最好的成绩
答案:A
16、下列哪项不属于我国早期医学中的专职人员()
A.史
B.府
C.医士
D.医师
答案:C
17、下列哪项不属于“火”在医学卫生保健中的意义()
A.御寒
B.防兽
C.熟食
D.冶炼
答案:D
18、文献记载,最早在骨伤治疗实施全身麻醉的医家是()。
A.扁鹊
B.危亦林
C.刘涓子
D.蔺道人
E.李仲南
答案:B
19、1076年宋廷于东京开设第一所官办药局称()。
A.太医局熟药所
B.修和药所
C.尚药局
D.医药和剂局
E.医药惠民局
答案:A
20、《伤寒明理论》的著者是()。
A.许叔微
B.胡思慧
C.成无己
D.严用和
E.朱肱
答案:C
二、多选
21、关于医药起源的问题以下不科学的观点是()
A.医源于圣人
B.医源于巫
C.医源于实践
D.医源于保健
E.医源于动物本能
答案:ABC
22、《内经》的基本学术思想是()
A.重视脏腑经络理论
B.运用阴阳五行学说
C.强调整体观念
D.重视预防的观点
E.注意情志等精神因素
答案:ABCDE
23、我国古代重要的免疫实践是()
A.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
B.人痘接种预防天花
C.从人尿中提取秋石
D.全兔脑制作药物以催生
E.烙脐饼子贴敷防止脐风
答案:AB
24、唐代的重要发现发明是()
A.消渴病人尿甜
B.金针拨障治疗白内障
C.人痘接种预防天花
D.利用狂犬脑浆免疫狂犬病
E.黄疸的尿检验法
答案:ABE
25、《伤寒杂病沦》的主要内容和贡献是()
A.总结了我国人民三世纪初以前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
B.确立了辨证施治原则
C.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大部分
D.载方375首,用药214种,丰富和发展了方剂学和药物学
E.所用剂型种类之多远远超过了前代
答案:ABCDE
一、论述
1、评价《证类本草》的学术成就。
答案:收载药物剧增|编写体例严谨|方剂贡献突出|引用文献丰富
2、论述晋唐之际临证各科发展概况。
答案:针灸|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外科|刘涓子|《刘涓子鬼遗方》|伤科|蔺道人|妇产科|昝殷|《经效产宝》|儿科|《颅囟经》
3、试分析汤液的创制及意义。
答案:汤液|生药转变为用熟药|重剂量单味药转变为适量混用|药效|毒副作用|促进了中医复方的发展
4、试简述酒的药用价值。
答案:提振精神|麻醉镇痛|消毒杀菌|通经活络|驱寒散瘀|外感风寒”|劳伤筋骨|溶剂
5、你如何理解后世称张仲景为“医圣”?
答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证论治|方书之祖|医圣
6、概述早期医药经验中的预防思想。
答案:思想的转变|藏冰|变火|婚配制度|对适婚年龄规定|驱逐狂犬|药物预防
7、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在伤科史上有何价值?
答案:麻醉法危氏|骨碎|骨折|脱臼前先麻醉|再手术|悬吊复位法|颈椎骨折脱位
8、论述晋唐之际药物学发展概况
答案:综合性本草|专题性本草|《本草经集注》|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方法|诸病通用药|《新修本草》|营养学|食疗|《海药本草》|《雷公炮炙论》|炼丹著作
9、试论刘完素其人其学
答案:《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论方》|河间学派|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临证治疗|清热通利|寒凉派
10、阐述你对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建立的认识?
答案:在秦汉之际建立起来|中医四大经典著作的出现|《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
11、王叔和在医学史上有何贡献?
答案:《脉经》|脉学专著|寸口脉诊|临床|脉证治的统一|整理编次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先河
12、概述孙思邈在医学史上的贡献
答案:医学百科全书|《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医德修养|论述医德规范|方证同条|比类相附|药王|重视妇女、儿童疾病|倡导综合治疗|针药并用|养生
13、试论朱丹溪其人其学
答案:《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滋阴学派|相火论|相火|人非此火不能有生|相火之常|相火之变|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滋阴降火法|养生|节欲|保养肺肾二脏|重视辨证论治
14、概括孙思邈在药物方面的贡献
答案:《千金翼方》|1~4卷|专论药物|补充药物种类|载药800余种|药物的采集时间|加工炮制|药物性味|功用|主治|注重药物产地|药王
15、试论李杲其人其学
答案:《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补土派|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脾胃|易水学派|主对治疗|时|经|病|药|升举脾阳|善用补上|中|下
16、试论宋代《伤寒论》研究成就?
答案:以经解经|《伤寒论》|《伤寒明理论》|方论|朱肱|许叔微|歌诀|庞安时|《伤寒总病论》|《伤寒论》
17、试论述《黄帝内经》的内容成就及影响。
答案:《黄帝内经》|医学理论典籍|注重整体观念|阴阳五行学说|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临床诊断和治疗|重视脏腑经络学说|经验积累上升为理论总结阶段
18、试论张从正其人其学
答案:《儒门事亲》|攻邪学派|汗|吐|下|攻邪法|邪气|病邪有三|侵犯部位亦有三|汗吐下三法的应用范围|攻补兼施|重视食补|社会环境与精神因素的影响
19、论述晋唐之际针灸学发展概况。
答案:皇甫谧|现存最早|原本形式传世|《针灸甲乙经》|创制针灸明堂图|同身寸测穴法|奇穴|阿是穴|彩色经络穴位图|针灸并用|针药并用|灸法|葛洪|《肘后救卒方》|鲍姑|王焘|《外台秘要》|明堂灸法
20、论述晋唐之际针灸学发展的成就。
答案:专著的出现|临证|医学教育|《针灸甲乙经》|以原本形式传世|针灸明堂图|临证大医|理论与临床实践|医家|著作|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