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在样品中加入氧化性强酸(如硝酸、浓硫酸、高氯酸等),在加热的条件下,使有机物氧化分解,有时还要加入一些强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或催化剂(如硫酸铜、硫酸汞、五氧化二矾等),以加速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待测组分以离子形式留存于溶液中,供进一步检测。
答案:是指有溶解氧的条件下,需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生物化学氧化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量,以ρ(O2)表示,单位为mg/L。它是以水样在一定温度(20℃)下,于密闭容器中保存一定时间(一般为5天)后,溶解氧的减少量来表示,它包括了氧化硫化物、亚铁等无机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量。
答案:将样品置于一大张方形纸或布上,反复提起四角使样品反复滚动混匀,然后将样品铺平分成相等的四瓣,除去对角的两瓣,将剩下的两瓣按上法再次进行混合分瓣,重复操作至剩余量达到采样量为止
答案:酚是羟基与苯环或稠苯环直接连接而成的化合物,根据连接在苯环上的羟基数目不同,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一元酚除对硝基酚外,沸点都在230℃以下,可随着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因此称为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简称挥发酚类
答案:合成洗涤剂也称表面活性剂,是一类石油化工产品,根据其在水溶液中的性质可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和两性离子型,其中阴离子合成洗涤剂目前应用最广,其代表物质是烷基苯磺酸钠
答案:油脂氧化后生成过氧化物、醛、酮等。氧化能力较强,能将碘化钾氧化成游离碘。表示油脂和脂肪酸等被氧化程度的一种指标。是1千克样品中的活性氧含量,以过氧化物的毫摩尔数表示
答案:当污水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稀释,随后进行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这些变化包括挥发、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和生物降解等,其结果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答案:是指以固体或液体微小颗粒分散漂浮于空气中的分散体系,根据形成方式不同,气溶胶可分为四种类型:固态分散性气溶胶、固态凝聚性气溶胶、液态分散性气溶胶、液态凝聚性气溶胶
答案:氮是构成蛋白质的特有元素,各类蛋白质的含氮量略有差异,但多数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为16%,即1g氮元素相当于6.25g的蛋白质。人们把一份氮元素相当于的蛋白质的份数称为蛋白质的换算系数(F),因此,将测得的含氮量乘以该食品的蛋白质换算系数,即可得出该蛋白质含量。
一、填空
1、水中_______是有机物氧化分解、水体自净和水生生物生存的必要条件。
答案:溶解氧
2、含氮化合物在一般情况下分解的最终产物是_______。
答案:硝酸盐
3、水中有机物在需氧微生物作用下的生物氧化反应过程大致分为_______和硝化两个阶段。
答案:碳化
4、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金属离子干扰可加入_______去除。
答案:掩蔽剂
5、用纳氏剂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测定波长采用410-_______nm。
答案:425
6、水样采集后应尽快分析,采样后如果不能及时分析,应于冰箱的冷藏箱内保存并于_______小时内进行分析。
答案:6
7、叠氮化钠修正法,主要消除_______干扰。
答案:亚硝酸盐
8、测定水体中有机物项目时,一般以_______作为容器
答案:塑料瓶
9、污染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分别为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___四种。
答案:黏膜
10、氨氮是指以______________和铵离子两种形式存在的氮
答案:游离氨
11、在水样的保存中,常采用的保存措施有选择合适材料的容器、控制溶液的pH值、加入化学试剂控制反应和______________四种
答案:冷藏
12、原子吸收光度法中,被吸收光的强度与蒸汽基态原子浓度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符合____定律。
答案:朗伯—比尔
13、在土样制备过程中采用_______得到足够的样品。
答案:四分法
14、水样预处理的两个主要目的是将含量低、形态各异的组分处理到适合监测的含量及形态,_________
答案:去除干扰组分
15、水中溶解氧低于_____ mg/l时,许多鱼类呼吸困难
答案:4
16、水的色度一般指___。
答案:真色
17、水样采集之后要进行保存,保存方法主要是____。
答案:冷藏冷冻
18、对水样进行消解分为干式消解法和____。
答案:湿式消解法
19、在采样现场将水样酸化后,滴于KI-淀粉试剂上,如出现蓝色,说明存在______________。
答案:氧化剂
20、样品采集应贮存于____(材质)中。
答案:硬质玻璃瓶
21、总硬度即______________的总浓度。
答案:钙镁
22、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的玻璃器皿均应用________或稀硝酸浸泡。
答案:稀盐酸
23、测定总铬的水样,需加____保存。
答案:HNO3
24、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含有机物多的样品时,要选择好干燥和灰化的______
答案:温度时间
25、空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以____为主。
答案:二氧化氮
26、____法是大气污染物分析中常用的采样方法。
答案:浓缩法
27、气泡吸收管使用前要进行吸收效率实验,要求一个管的采样效率达到____以上。
答案:90%
28、固体吸附剂采样管采样后,样品保存要注意两端密封,________,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分析
答案:低温保存
29、根据污染物的状态和排放方式可以将土壤污染分为气型污染水型污染农药污染和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
答案:废渣污染
30、土壤和底质中铅的来源主要有______________、相关行业废渣含铅污水灌溉三种。
答案:大气
31、粉尘的______________和浓度直接决定其对人体危害性质和程度的两个重要因素。
答案:化学成分
32、人类的感觉可分为五种基本感觉,即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______________。
答案:听觉
33、水分的存在形式有两种是自由水(游离水)和______________(结晶水)。
答案:结合水
34、能溶于乙醚、石油醚等有机溶剂的是____。
答案:游离脂肪
35、索氏抽提法适合用于测定____的含量。
答案:粗脂肪
36、食品样品采样的采集原则是____真实性、准确性、合理性、及时性。
答案:代表性
37、水样中砷大于2mg/L时干扰测定,应用_______去除。
答案:硫代硫酸钠
38、抗坏血酸溶液应贮于______________试剂瓶中。
答案:棕色
39、在有氧环境中,水中氨亦可转变为____。
答案:亚硝酸盐
40、叠氮化钠修正法主要用于消除_______干扰。
答案:亚硝酸盐
41、酸雨的pH值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小于5.6
42、对水温、pH值检测一般适宜______________进行检测
答案:现场
43、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大于15微米的颗粒物一般称之为______________。
答案:降尘
44、粉尘的浓度与其对人体危害的程度呈_______。
答案:正相关
45、高锰酸钾修正法主要消除_______的干扰。
答案:亚铁离子
46、原则上收集尿液后_______。
答案:尽快测定
47、用甲醛缓冲溶液吸收-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二氧化硫时,加入氨磺酸钠的作用是消除_______的干扰。
答案:氮氧化物
48、物理化学分析法也称为______________。
答案:仪器分析法
49、色谱法主要有:薄层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______________三种。
答案:高效液相色谱法
50、水样的颜色分为表色和______________两种
答案:真色
一、简答
1、水样保存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采集的水样原则上要尽早检测,但从采集到检测之间有一时间间隔,要经过运输、存放等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水样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其中的某些组分发生变化而影响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水样保存的目的就是要尽可能地消除或降低这种影响。常用的保存方法有冷藏或冷冻、密封和闭光、控制pH、加入化学试剂等方法
2、色度测定时,去除水样中的悬浮物有哪些方法?
答案:离心沉淀法、静置澄清法、滤膜(通过孔径0.45µm的滤膜)过滤法
3、简述食品样品的保存原则。
答案:防止污染防止腐败变质稳定水分固定待测成份
4、何谓真色和表色?
答案:真色:水中悬浮物质完全移去后呈现的颜色。表色:没有取出悬浮物时所呈现的颜色。
5、简述干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物质有哪些。
答案:⑴易氧化的有机物;⑵可氧化的硫的化合物
6、简述碘量法测定溶解氧的原理。
答案:水样中加入硫酸锰和碱性碘化钾,水中溶解氧将低价锰氧化成高价锰,生成四价锰的氢氧化物棕色沉淀。加酸后,氢氧化物沉淀溶解并与碘离子反应而释出游离碘。以淀粉作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滴定释出碘,可计算溶解氧的含量。
7、简述BOD5的测定原理。
答案: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存在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物质,特别是有机物所进行的生物化学过程中所消耗的溶解氧的量。目前国内外普遍规定于20±1℃培养5天,分别测定样品培养前后的溶解氧。二者之差即为BOD5值。以氧的(mg/L)表示。
8、简述水温测定的意义。
答案:水温是水质分析中pH、电导率、溶解氧等测定项目的基础数据;水温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水源被污染;水温对水质混凝沉淀、氯化消毒处理的效果有直接影响;水温会影响水中微生物的繁殖和水的自净作用;水温还会影响水生动物植物的生长。
9、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总磷的原理是什么?
答案: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或硝酸-高氯酸)使试样消解,将所含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与钼酸铵反应,在锑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络合物。
10、测定六价铬时,哪些水样应先进行预处理?
答案:(1)水样有色,但不太深,可用光度补偿法,即以2mL丙酮代替显色剂加入。(2)水样混浊、色度较深,可用锌盐沉淀分离法。(3)含二价铁,亚硫酸盐,硫代硫酸盐等还原性物质的水样。(4)含次氯酸盐等氧化性物质的水样。(5)去色后仍有有机物干扰的水样。
11、氯和活性氯为什么会对测定六价铬有干扰?
答案:氯化物的存在可使显色剂与Fe3+形成的络合物颜色变深。活性氯的存在,使Cr6+被氧化。
12、采集水样可用什么容器盛装?样品采集后,应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测定,否则应怎样保存?
答案:可用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容器,24小时;应在每升水样中加2ml浓硝酸作保存剂,使pH降至<2。
13、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挥发酚,简述预蒸馏操作步骤。
答案:取250ml样品放入500ml蒸馏烧瓶,加25ml水和几粒玻璃珠,加数滴甲基橙指示剂,若不呈现橙红色,则补加磷酸溶液,加热蒸馏,收集250ml溜出液。
14、简述用EDTA滴定法测定总硬度的原理。
答案:在pH=10的条件下,用EDTA溶液络合滴定钙和镁离子。铬黑T作指示剂,与钙和镁生成紫红色或紫色溶液。滴定中,游离的钙和镁离子首先与EDTA反应,跟指示剂络合的钙和镁离子随后与EDTA反应,到达终点时溶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天蓝色。
15、采用浓缩法采集大气污染物时,对吸收液有何要求?
答案:吸收液是影响吸收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常用的吸收液有水、水溶液、有机溶剂、吸收剂溶液等。吸收液的选用要适合分析方法的要求并能迅速溶解被测物质或与其迅速起化学反应,同时有良好的吸收效果。
16、简述铜丝法鉴定砷、汞的原理。
答案:金属铜在盐酸酸化的样品中,能使砷、汞等还原成单质状态或生成铜合金沉积于铜丝表面,显示不同的颜色和光泽,初步判断这些金属是否存在。
17、水样中的余氯为什么会干扰氨氮测定?如何消除?
答案:余氯和氨氮可形成氯胺。可加入Na2S2O3消除干扰。
18、测定氨氮的水样如何保存?
答案:水样采集在聚乙烯瓶或玻璃瓶内,要尽快分析,必要时可加H2SO4,使pH<2,于2-5℃下保存。酸化样品应注意防止吸收空气中的氨而遭致污染。
19、简述大气颗粒物采样的仪器组成。
答案:由采集器、抽气动力和流量计三大部分组成。
20、简述粉尘的分类。
答案: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金属性粉尘,人工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动物性粉尘、人工有机粉尘混合性粉尘,即上述粉尘中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存在时称为混合性粉尘,此类粉尘在实际工作中最为常见。
21、简述粉尘分散度的卫生学意义。
答案:分散度是指粉尘颗粒被粉碎的细小程度,即各种大小不同的粉尘粒子所占的百分比。其分散度与其在空气中的稳定程度、被人体吸入的机会,在呼吸道的阻留部位及其它理化性质有关。分散度越高,其沉降速率越慢,在空气中飘浮的时间越长,稳定程度越高,被人体吸入的机会越多,进入呼吸道越深;而且分散度越高,比表面积越大,理化活性越强,越容易参与理化反应,对人体的危害也越大。
22、简述测定尿铅的意义。
答案:铅中毒主要危害神经、造血、消化系统和肾脏。尿铅的含量可以反映铅从人体内排出的情况,能间接反映机体铅的量,是铅中毒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在治疗期间测定尿铅可以了解药物的疗效和人体排铅的规律。
23、简述食品中水分的测定意义
答案:食品中水分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到食品的感官性状,影响胶体状态的形成和稳定,控制食品中水分的含量,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防止食品的腐败变质和营养成分的水解。因此,通过测定食品中的水分,有助于了解食品可能变质的情况,而且可以将食品的各种成分折算为干样品的百分率,使结果更为一致和稳定,便于其它检测项目数据的比较。
24、一次污染物与二次污染物的区别?
答案:一次污染物是直接从污染源排放到空气中有害物质。二次污染物是一次污染物在空气中相互作用,或他们与空气中正常组分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新的物质。他们的性质与一次污染物性质截然不同,多位胶态,毒性较大。
25、检测水样中的硒的含量时,为什么要对水样进行消化处理?
答案:硒的检验方法很多,但一般只用于检测Se4+,若为其它价态,测定前需要进行价态转化,消化处理将低价态的硒转化为高价态硒,并将有机硒无机化,检测前再用盐酸将Se6+还原为Se4+。
一、论述
1、试述检测水中氟的浓度时,使用离子强度调节缓冲液有什么作用。
答案:保持|稳定性|防止|产生|误差|掩蔽|干扰离子|提供|酸碱度|环境|缩短|平衡时间
2、试述底质样品脱水与土壤样品风干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案:风干|土样|低温|室内|压碎|去除|杂物|薄层|自然脱水|机械脱水|减压干燥|化学脱水
3、试述如何根据“三氮”(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的测定结果,综合分析水体的污染与自净情况。
答案:氨氮|含量高|新近|污染|亚硝酸盐氮|正在净化|硝酸盐氮|已经自净
4、试述底质监测的目的。
答案:了解|污染现状|污染历史|研究|污染物|水生生物|影响|评价|预测|沉积污染物|潜在危险|提供依据
5、试述样品分析前处理的意义,主要方法有哪些。
答案:消除|减少|干扰因素|检验成败|有机分解法|溶剂提取法|挥发分离法|其它|吸附法|透析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
6、试述化学性食物中毒的特点。
答案:发病急剧|潜伏期短|同种食物|停止|无新病人|症状相似|季节性|不受限制|不传染|病程不长|死亡率高
7、试述灰化法的原理、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答案:高温灼烧|炭化|灰化|溶解|温度调节|助灰化剂|防止|待测组分|挥发损失|空白试验
8、试述如何进行食品器具采样。
答案:随机性原则|样本量|代表性|数量要求|成型类产品|1%|随机采样|10个|检验用|复查|采样单
9、试述粉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答案:种类繁多|全身作用|局部作用|变态反应|光感作用|感染作用|致癌作用|其它作用
10、试述制定生物本底值有何基本要求。
答案:制定分析方法|多次实验|熟练掌握|减少误差|测定对象选择|不接触|正常人|样本数量|不少于|100人|确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