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师范学院成教《管理会计》专升本课程作业及答案 图1
1、投资项目的建设起点与终结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 )
A、项目计算期
B、生产经营期
C、建设期
D、试产期
答案:A
2、为保证管理会计的信息质量对决策有用,通常要求将有关的未来信息估计误差控制在决策者可以接受的一定可信区间内,这体现了可信性原则中的( )
A、可理解性要求
B、最优化要求
C、可靠性要求
D、效益性要求
答案:C
3、如果某项管理会计信息同时满足了相关性和可信性的要求,那么我们可以断定该主息在质量上符合( )
A、真实性原则
B、决策有用性原则
C、及时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答案:B
4、最优化、效益性、决策有用性、及时性、重要性和灵活性,共同构成了现代管理会计的( )
A、基本假设
B、基本原则
C、基本术语
D、基本概念
答案:B
5、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保证管理会计信息符合一定质量标准而确定的一系列主要工作规范”称为( )
A、管理会计假设
B、管理会计原则
C、管理会计术语
D、管理会计概念
答案:B
6、下列项目中,属于“为满足管理会计面向未来决策的要求,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能,灵活地确定其工作的时间范围或进行会计分期,不必严格地受财务会计上的会计年度、季度或月份的约束;在时态上可以跨越过去和现在,一直延伸到未来”的假设是( )
A、多层主体假设
B、理性行为假设
C、合理预期假设
D、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答案:C
7、下列项目中,能够规定管理会计工作对象基本活动空间的假设是( )
A、多层主体假设
B、理性行为假设
C、合理预期假设
D、充分占有信息假设
答案:A
8、在管理会计学中,将“为实现管理会计目标,合理界定管理会计工作的时空范围,统一管理会计操作方法和程序,组织管理会计工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称为( )
A、管理会计假设
B、管理会计原则
C、管理会计术语
D、管理会计概念
答案:A
9、在西方,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部门届于( )
A、服务部门
B、生产部门
C、领导部门
D、非会计部门
答案:A
10、20世纪50年代以来,管理会计进入了“以预测决策会计为主,以规划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为辅”的发展阶段,该阶段被称为( )
A、管理会计萌芽阶段
B、管理会计过渡阶段
C、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D、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答案:D
11、已知某项目的原始投资额为1000万元,建设期为2年,投产后第l—9年每年净现金流量为250万元,第l0年净现金流量为350万元,则该项目包括建设期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 )
A、4年
B、5年
C、6年
D、7年
答案:C
12、某企业只生产加工一种产品,其盈亏临界点销售额为200,000元,企业正常开工的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收入为250,000元,固定成本为50,000元,则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为( )
A、0.75
B、0.6667
C、0.8
D、0.6
答案:C
13、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2000元,单价20元,计划销售产品500件,欲实现目标利润1000元,其单位变动成本应为( )
A、12.0
B、13.0
C、14.0
D、15.0
答案:C
14、某企业年如借得50000元贷款,10年期,年利率12%,每年末等额偿还已知年金现值系数(P/A,12%,10)=5.6502,则每年应付金额为( )元
A、8849.0
B、5000.0
C、6000.0
D、28251.0
答案:A
15、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
A、服务对象
B、会计原则
C、会计方法
D、会计假设
答案:A
16、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 )
A、成本的变动范围
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范围
D、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答案:B
17、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在于( )
A、决策
B、预测
C、规划
D、业绩考评
答案:A
18、已知某产品的产量是200个,所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象额依次为600元、400元、200元、800元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 )
A、10元
B、6元
C、8元
D、9元
答案:B
19、非弹性预算法编制的预算主要是( )
A、固定性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维修费用
D、直接材料
答案:A
20、下列各项中,不届于定量分析法的是( )
A、判断分析法
B、算术平均法
C、移动平均法
D、平滑指数法
答案:A
21、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 10000 元、 12 000 元和 11 000 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答案:B
22、在下列选项中,届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分析
C、成本差异的计算
D、成本差异帐务处理
答案:A
23、下列各项中,届于划分传统管理会计和现代管理会计两个阶段时间标志的是( )。
A、19世纪90年代
B、20世纪20年代
C、20世纪50年代
D、20世纪70年代
答案:C
24、编制全面预算的基础是( )。
A、直接材料预算
B、直接人工预算
C、生产预算
D、销售预算
答案:D
25、下列项目中,不属于利润中心负责范围的是( )。
A、成本
B、收入
C、利润
D、投资效果
答案:D
26、在零部件自制或外购的决策中,如果零部件的需用量尚不确定,应当采用的决策方法是( )。
A、相关损益分析法
B、差别损益分析法
C、相关成本分析法
D、成本无差别点法
答案:D
27、在财务会计中,销售费用的正确归属是( )。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加工成本
D、非制造成本
答案:D
28、在平面直角坐标图上,单位产品固定成本是一条( )。
A、以单位变动成本为斜率的直线
B、反比例曲线
C、平行于X轴(横轴)的直线
D、平行于Y轴(纵轴)的直线
答案:B
29、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 56 元 / 件,单位变动成本为 36 元 / 件,固定成本总额为 4 000 元。如果企业要确保安全边际率达到 50%, 则销售量应达到( )。
A、143件
B、222件
C、400件
D、500件
答案:C
30、在利用平滑指数法对销量波动较大的产品进行预测时,应选择( )。
A、固定的平滑指数
B、较小的平滑指数
C、较大的平滑指数
D、任意数值的平滑指数
答案:C
31、对于成本中心来说,考核的主要内容是( )。
A、标准成本
B、可控制成本
C、直接成本
D、可变成本
答案:B
32、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次优方案潜在收益计算的资源损失,即( )。
A、增量成本
B、加工成本
C、机会成本
D、专属成本
答案:C
33、下列适用于销售业务略有波动的产品的预测方法是( )。
A、加权平均法
B、移动平均法
C、趋势平均法
D、平滑指数法即
答案:B
34、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方案( )。
A、标准成本相等的业务量
B、变动成本相等的业务量
C、固定成本相等的业务量
D、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
答案:D
35、假设平滑指数=0.6,9月份实际销售量为600千克,原来预测9月份销售量为630千克,则预测10月份的销售量为( )。
A、618千克
B、600千克
C、612千克
D、630千克
答案:C
36、零基预算的编制基础是( )。
A、零
B、基期的费用水平
C、国内外同行业费用水
D、历史上费用的最好水平
答案:A
37、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10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4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 )
A、14 000元
B、10 000元
C、6 000元
D、4 000元
答案:C
38、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
A、单价
B、目标利润
C、成本水平
D、销售量
答案:D
39、管理会计的服务侧重于( )。
A、股东
B、外部集团
C、债权人
D、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答案:D
40、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 )。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半固定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
答案:B
41、已知A公司在预算期间,销售当季度收回货款60%,下季度收回货款30%,下下季度收回货款10%,预算年度期初应收款金额28万,其中包括上年第三季度销售的应收款4万,第四季度销售的应收账款24万,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上年第四年度的销售额是60万
B、上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是40万
C、题中上年第三季度的销售的应收款4万载预计年度第一季度可以全部收回
D、第一季度收回的期初应收账款为24万
答案:D
42、某企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其中A材料价格标准为3元/千克,数量标准为5千^/件,B材料价格标准为4 千克,数量标准为10千克//件,则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为( )。
A、15
B、40
C、55
D、65
答案:C
43、在采用平滑指数法进行近期销售预测时,应选择的指数是( )。
A、固定的平滑指数
B、较小的平滑指数
C、较大的平滑指数
D、任意数值的平滑指数
答案:C
44、某企业常年生产需用的某部件以前一直从市场上采购,单价为8元/件,预计明年单价将降为7 元/件。如果明年企业追加投入I2 000元专属成本,就可以自行制造该部件,预计单位变动成本为5元/件,则外购与自制方案的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为( )。
A、12 000件
B、6 000件
C、4 000件
D、1 400件
答案:B
45、已知某投资项目的某年营业收入为140万元,该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为10万元,经营成本为所得税后70万元,该年折旧为30万元,所得税税率为25%。据此计算的该年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为( )。
A、100万元
B、70. 5万元
C、30万元
D、22. 5万元
答案:D
46、如果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分别为 10000 万元、 12000 万元和 11000 万元,并且单位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均在相关范围内,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的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的多
答案:B
47、已知 A 企业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销售单价为 20 元 / 件,单位变动成本为 12 元 / 件,今年的固定成本总额为 40 000 元,预计明年将增加 8 000 元的酌量性固定成本,其他条件不变,则明年该企业的保本量为( )。
A、1 000件
B、4 000件
C、5 000件
D、6 000件
答案:D
48、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
A、成本的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答案:D
49、某企业生产中需要的检验员同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经验表明,每个检验员每月可检验 1200 件产品,则检验员的工资成本属于( )。
A、半变动成本
B、阶梯式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变动成本
答案:B
50、已知某产品的产量是200个,所耗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固定制造费用象额依次为600元、400元、200元、800元。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 )。
A、10元
B、6元
C、8元
D、9元
答案:B
二、多选
51、预测分析的作用包括( )。
A、预测分析的作用包括( )
B、预测分析为企业编制全面预算提供必要的依据
C、预测分析为企业日常各项经营管理活动提供信息保障
D、预测分析为管理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答案:ABC
52、采用A、BC分类法,届于A类的存货具有以下特点( )。
A、价值高
B、价值低
C、品种少
D、品种多
答案:AC
53、某产品单价为 8 元,固定成本总额为 2 00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5 元,计划产销量为 600 件,要实现 400 元的利润,可分别采用得措施有( )。
A、减少固定成本600元
B、提高单价1元
C、提高产销量200件
D、降低单位变动成本1元
E、降低单价0.5元
答案:ABCD
54、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成本性态具有以下特点,即( )。
A、相对性
B、暂时性
C、可转化性
D、不变性
E、正比例变动性
答案:BC
55、下列各项中,能够同时影响保本点、保利点及保净利点的因素为( )。
A、单位贡献边际
B、贡献边际率
C、固定成本总额
D、目标利润
E、所得税率
答案:ABC
56、长期投资按其对象分类为( )。
A、诱导式投资
B、战略性投资
C、项目投资
D、证券投资
E、其他投资
答案:ABCDE
57、管理会计的职能包括( )。
A、参与经济决策
B、控制经济过程
C、规划经营目标
D、预测经济前景
E、考核评价经营业绩
答案:ABCDE
58、利润中心分为( )。
A、自然利润中心
B、人为利润中心
C、实际利润中心
D、预算利润中心
E、其他投资
答案:AB
59、当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亏损产品不应停产的条件有( )。
A、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大于1
B、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
C、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0
D、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大于0
答案:BCD
60、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为 10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 6 元,固定成本 5000 元,销量 1000 件。欲实现目标利润 2000 元,不可采取的措施有( )
A、单价提高到12元,其他条件不变
B、单位变动成本降低至3元,其他条件不变
C、固定成本降低至4000元,其他条件不变
D、销量增加至1500件,其他条件不变
答案:ACD
61、下列各式中,属于生产经营决策相关成本的有( )
A、增量成本
B、机会成本
C、专属成本
D、可延缓成本
E、不可避免成本
答案:ABCD
62、管理会计的主体有( )
A、企业整体
B、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所有责任单位
C、企业的最高领导
D、责任人
E、企业的主管部门
答案:AB
63、贡献边际率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
A、1—变动成本率
B、贡献边际/销售收入
C、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量
D、固定成本/保本销售额
答案:ABD
64、长期投资决策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有( )
A、贡献边际
B、货币的时间价值
C、贡献边际率
D、投资的风险价值
答案:BD
65、在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中,如果发生了追加订货冲击正常任务的现象,就意味着( )。
A、会因此而带来机会成本
B、追加订货量大于正常订货量
C、追加订货量大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D、因追加订货有特殊要求必须追加专属成本
E、不可能完全利用其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来组织追加订货的生产
答案:AC
66、造成直接人工效率差异的原因有( )
A、劳动情绪不佳
B、产量太少无法发挥批量节约优势
C、设备故障较多
D、工人经验不足
答案:ABCD
67、利润敏感性分析中四个因素的假定是指( )
A、单价
B、单位变动成本
C、销售量
D、固定成本总额
E、 所得税率
答案:ABCD
68、建立责任会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反馈原则
B、可控性原则
C、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D、统一性原则
答案:ABCD
69、制定内部转移价格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
A、要以成本为基础
B、要和市场价格保持一致
C、要为供求双方自愿接受
D、要公正合理,避免主观随意性
E、要有利于分清各责任中心的成绩和不足
答案:CDE
70、在变动成本法下,确定销售产品变动成本主要依据( )进行计算。
A、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
B、期末存货成本
C、期初存货成本
D、销售产品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
答案:AD
三、问答题
71、某企业拟购置一种新设备,购置价为240000元,资金成本为14%。该设备可以使用6年,按直线法折旧,期末无残值。使用该设备,每年可以为企业增加净利24000元。该企业规定,只有净现值大于零,内部收益率大于资金成本的投资方案方可接受。 要求:采用净现值法和内部收益率判断此方案是否可行。 附:n=6,i=14%的一元钱年金现值系数为3.889; n=6,i=15%的一元钱年金现值系数为3.784; n=6,i=16%的一元钱年金现值系数为3.685;
答案:该方案每年的: 现金净流量=利润+折旧 =24000+240000/6 =64000(元) 净现值=64000×3.889-240000 =8896(元) 内部收益率: 该方案的年金现值系数=240000/64000=3.75 查表,用内插法求r X/1=0.034/0.099 X=0.34 所以方案的内部收益率r=15%+0.34%=15.34% 上述计算表明,由于该方案的净现值是正值,内部收益率(15.34%)大于资金成本(14%),该方案是可行的
72、假设某公司5月份有关固定制造费用的资料如下: 预计产能标准总工时 2000小时 实际耗用工时 2400小时 实际产量应耗标准工时 2300小时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 480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实际支付总额 520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各种差异。
答案: 开支差异=实际支出数-预算数 =5200-4800 =400(元)(不利) 效率差异=标准费用分配率×(实际耗用工时- 实 际产量应耗用工时) =4800/2000×(2400-2300) =240(元)(不利) 能力利用差异=标准费用分配率×(标准产能总 工时-实际耗用工时) =2.4×(2000-2400) =-960(元)(有利)
73、某企业经营某种产品,其最大生产量为每年10000件,目前年产销量为8000件。该产品单位售价为1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8元,固定成本总额为150000元。现应国家某重点建设项目之需,务必于今后若干年内每年满足此种产品3500件的特别订货。 要求: (1)确定该企业提供特别订货可接受的最低售价。 (2)若该企业下半年度经营此种产品的目标利润为200000元,特别订货的单位售价应作何调整?
答案: (1)可接受的最低售价 =58+[1500×(100-58)]/3500 = 76(元/件) (2)调整后的特别订货的单位售价为80元 200000=3500×(P-58)+6500×(100-58)-150000 P=80(元)
74、某企业拟定开发某种新产品,预计投资总额为3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用于购建设备、厂房)为250万元;厂房建造和设备购置及安装共需2年时间。第一、第二的投资额分别为150万元和1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为50万元,全部于设备厂房建筑安装的第二年年初时一次投入。某新产品开始投产后,预计经营8年,每年产销量为25000件,每件售价86元,每件付现成本48元;固定资产残值为其原值的8%,按直线法计提折旧;企业所得税税率为33%,资金成本率为15%。 要求:用净现值法确定该企业应否投资开发这种新产品。
答案: 原始投资现值=150+(100+50)×0.87=280.5(万元) 年均税后净利 = [25000×(86-48)-2500000×(1-8%)/8] ×(1-33%) =443875(元) 年均折旧=2500000×(1-8%)÷8%=287500(元) 残值及流动资金投资回收=2500000×8%+500000 =700000(元) 全部现金流入现值 =(443875+287500)×4.487×0.756+700000×0.247 =2653850(元) 净现值=2653850-2805000 =-151150(元) 结论:该企业不应该投资开发此新产品。
75、设某企业月前生产A产品10000件,每单位售价10元,每单位产品变动成本8元;全年固定成本18000元。
要求:(1)计算月前盈亏临界点的销售量。
(2)该企业生产能力还有剩余,据调查,降价10%可以使销售量翻一番,则降价后可以实现多少利润?
答案:
(1)月前盈亏临界点=18000÷(10-8)=9000(件)
(2)降价后的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18000÷{ [(10-10×10%)-8]÷[10-10×10%] }
=162000(元)
降价后可实现的销售量为:10000×2=20000 (件)
临界点以上的销售量为:20000-18000=2000 (件)
降价后可实现的利润为:2000×(9-8)=2000(元)
76、某企业经营甲产品,本年3月份生产量为17万单位,销售量为14万单位,单位售价为5元,单位变动性生产成本为3元,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为销售收入的5%,全月固定性制造费用为15万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为6.5万元。假定期初存货为零。
要求: (1)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该月份的净收益(税前)
(2)说明不同成本计算方法下净收益不相等的原因。
(保留2位小数)
答案:(1)变动成本法下的净收益(税前)为30000元
完全成本法下的净收益(税前)为56400元
(2)两种方法下税前收益相差26400元的原因是:期末产成品存货30000件,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为3.88元,存货价值116400元;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产品成本为3元,存货价值为90000元。两种方法的期末存货价值正好也相差26400元。
77、某设备购价为25000元,各年维修成本依次为1000元、5000元、7500元、10000元,各年出售价依次为18000元、15000元、10000元、5000元,利率为10%。 要求:假定不考虑折旧因素,计算最佳更新期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第四年 10% 年金现值系数 0.909 1.736 2.487 3.170
答案:使用的年平均成本 =(25000-18000×0.909+1000×0.909)/0.909 =10502(元) 使用两年的年平均成本 =(25000-15000×0.826+1000×0.909+5000×0.826)/1.736 =10166(元) 使用三年的年平均成本 =(25000-10000×(2.487-1.736)+1000×0.909)/2.487+(5000×0.826+7500×0.751)/2.487 =11323(元)
78、设某企业生产一种半成品,年产量10,000件,该半成品可直接对外销售,单位售价20元,有关的单位产品制造成本资料如下: 直接材料 4元 直接人工 6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 2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 3元 合计 15元 该企业正考虑利用剩余生产能力将该半成品继续进行深加工,加工1件新产品需耗用1件半成品。新产品单位售价28元,与深加工有关的追加成本资料如下: 单位产品直接材料 1元 单位产品直接人工 2.5元 单位变动性制造费用 1.5元 专属固定成本 15,000元 要求:分析该深加工方案是否可行。
答案:直接对外销售所获收入:10000×20=200000(元) 直接对外销售成本:10000×15=150000(元) 直接对外销售利润:50000(元) 继续加工所获收入=10000×28=280000(元) 继续加工成本收入=150000+15000+ (1+2+1.5) ×10000=215000(元) 继续加工利润收入=65000(元) 差量收入=280000-200000=80000(元) 差量成本=65000(元) 差量利润=15000(元)>0 应继续深加工 (分析):本题考查半成品立即出售或继续加工的决策分析这一知识点。同学应掌握运用差量分析确定是否继续加工的方法。
79、长江工厂19×4年年初有甲产品存货4000只,其单位变动制造成本为16元,单位固定制造费用为5.2元。一年中,该厂生产并制造甲产品20000只,单价为30元,共发生推销和管理费用(全部为固定成本)100000元,单位制造成本如下:
成本项目 单位成本
直接材料 10
直接人工 4
变动制造费用 2
固定制造费用 4
合计 20
假设存货计价采用加权平均法,要求:
(1)按变动成本法为该企业编制19×4年的收益表。
(2)运用调整计算的方法,计算该企业19×4年在完全成本法下的税前利润。
答案:(1) 收益表(变动法下)
长江工厂 19×4年 单位:元
销售收入 600 000
减:变动成本 320 000
边际贡献 280 000
减:期间成本
固定制造成本 80 000
推销及管理费用 10 000 180 000
税前利润 100 000
期末存货加权平均的单位产品固定制造成本
=(5.2×4000+80000)/(4000+20000)
=4.20(元/只)
完全成本法的税前利润
=100000+(4.2-5.2)×4000
=96000(元)
80、长河工厂拟投产乙新产品,预计其单位变动成本为 30 元,固定成本总额为 27000 元。如要求该产品的销售利润率达到 8 %,安全边际率达到 20 %。
要求:(1)该产品的售价应订为多少?
(2)计算该产品的保本销量和保本销售额。
(3)预计该产品的利润。
答案:(1)因为 贡献毛益率=8%/20%=40
所以 单价=30÷(1-40%)
=50(元)
(2)保本销售额=27000÷40%=67500(元)
保本销售量=67500÷50
=1350(实物单位)
(3)预计销售收入=67500÷(1-20%)
=84375(元)
预计利润=84375×8%
=675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