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答题
1、“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晋律》第一次将之列入律典,作为定罪量刑的原则(2分)。封建礼制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的远近关系,共有五等,即“五服”制。按五服制的标准,愈亲近者,卑犯尊,处罚越重;尊犯卑,处罚越轻。愈疏远者,卑犯尊,处罚较亲近者为轻;尊犯卑,处罚较近者为重(3分)。这一原则使法律成为“峻礼教之防的工具,从而确立了后世法定亲等制度
2、清末修律其指导思想。
答案:1902年,清廷命沈家本等为修律大臣,并下达下谕,规定修律的指导思想是:“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此后又陆续发布上谕,反复强调其指导思想,表示绝不能动摇“三纲五常”这一“数千年相传之国粹,立国之大本。”
二、名词解释题
3、宗法制
答案: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袭统治的制度。
4、编敕
答案:是宋代编纂历年所颁敕文的立法活动,由此所产生的敕文集也称编敕。编敕属于一般法,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5、朝贡贸易
答案:明朝官方允许的一种对外贸易,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治性贸易。通商国家要受明朝的册封.经明廷发给朝贡“勘合”方可来华朝贡,同时允许附带与中国商人贸易,这一阻碍海外贸易的落后制度一直被有明坚持。
三、填空题
6、商朝的婚姻形态是
答案:一夫一妻多妾制
7、商朝已有文字记载,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称之为
答案:甲骨文
8、商朝将人割掉鼻子的刑罚是
答案:劓刑
9、商朝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后代都杀掉的刑罚叫做
答案:劓殄
10、商朝将罪犯者杀死后晒成肉干的刑罚是
答案:脯
一、简答题
1、《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答案:宣布废除封建性.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确定以乡村为单位,按人口平分一切土地的土地分配方法,确认农民对所分得土地的所有权;确定土地改革的合法执行机关为乡村农民大会、贫民团大会、区县省级农民代表大会;确定保护工商业原则
2、试论唐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答案:唐太宗继位前夕,确定了“安人理国”的总方针,初唐法制的指导思想,便是这一总方针在立法.执法上的体现(3分)。唐初的法制指导思想以下三个方面:其一,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德,主要是指君主要以“宽仁治天下”;礼,主要是指以封建纲常对臣民进行教化。强调治国家必须兼有德礼和刑罚,二者的关系是“本”和“用”的关系,德是根本的.主导的,刑是辅助的、派生的(3分)。其二,立法要宽简、划一、稳定。宽,是宽大,主要指立法内容方面,其基本点是轻刑,尽可能使人不致陷于犯罪,或犯罪后得到较轻的处理;简,是简约,主要指立法形式方面,其基本点是简明,使百姓通俗易懂,使官吏便于掌握。立法划一是保证断罪量刑准确的必要前提,不但要将律文统一,还要将律条的解释统一,还要求保持法律的稳定性(3分)。其三,执法要求审慎。强调办案必须严肃、慎重,审断应有证据;对于死刑的执行尤其慎重
二、名词解释题
3、地丁合
答案:雍正年间,在全国推行“摊丁入地”的赋役改革,即以省为单位,将已固定的丁银数额平摊至田赋银之上,使丁银成为田赋银的附加税。丁银的征收与田赋银的征收完全合一。总称“地丁银”,也被称作为“地丁合一”。地丁合一制完成了唐两税法以来赋役合并的演变,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意义。
4、三三制
答案:为团结各阶层人民参加抗战,抗日根据地的施政纲领规定,在政建设中贯彻“三三制”的原则,即在抗日政权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5、礼的含义
答案:(1)抽象的精神原则;(2)具体的礼仪形式。抽象的精神原则可归纳为亲亲与尊尊两个大的方面。
三、填空题
6、商朝有一种刑罚,是将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
答案:醢
7、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
答案:刑名从商
8、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神权
答案:神权法
9、“商有乱政,而作作
答案:汤刑
10、德的要求主要包括3个基本方面
答案:敬天、敬宗、保民
一、简答题
1、西周法制思想
答案: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
答案:试图从各个方面限制和防范袁世凯的复辟,巩固辛亥革命的成果(3分)。其中包括:第一,改《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以“防总统之独裁”;(3分)其二,进一步扩大了参议院的权力,加强国会对总统的监督;(3分)其三,规定了严格的修改程序,以防袁世凯随意撕毁约法(3分)
二、名词解释题
3、上请原则
答案:当官吏犯罪后,可请示皇帝给予犯罪者某些优待。
4、恤刑原则
答案:强调贯彻矜老恤幼的思想
5、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答案:是指亲属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
三、填空题
6、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答案:郑国的子产铸刑书
7、李悝在变法过程中撰次诸国法,制定出
答案:《法经》
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答案:人民主权原则
9、()是政府的灵魂。
答案:阶级性
10、德的要求主要包括3个基本方面
答案:敬天、敬宗、保民
一、简答题
1、德的要求主要包括3个基本方面
答案:敬天、敬宗、保民
2、经朱熹阐发(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教以弼之,虽其所施或先或后或缓或急),朱元璋身体力行于后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存在什么特点
答案:(1)德对刑不再有制约作用,而只是刑罚的目的;(2)刑罚不必拘泥于先教后刑的框框,而可以先刑后教;;(3)德主刑辅的本意是注重道德教化,限制苛刑,往往与轻刑主张相联系;而明刑弼教完全可以借弼教之名,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二、名词解释题
3、春秋决狱,
答案:是指用《春秋》等儒家经典中所体现的道德精神原则作为司法审判的根据,特别是作为决断疑难案件的重要依据
4、八议
答案:八议制度源于西周的八辟之议主张;曹魏时期将八议正式入律,形成八议之制。自曹魏以后,八议遂成为历代封建法律的重要内容。。八议,是指封建贵族官僚中的八种人犯罪后,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
5、官当,
答案:是指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爵折抵徒流罪的一种特权制度,正式规定在《北魏律》与《南陈律》中。
三、填空题
6、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答案:郑国的子产铸刑书
7、李悝在变法过程中撰次诸国法,制定出
答案:《法经》
8、()认为,在确立各种规则时,必须要征得参与者的同意,所谓“同意限定公正
答案:布坎南
9、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答案:自愿愿
10、《开皇律》确立了一项两项制度
答案:十恶制度;(2)封建制五刑
一、简答题
1、具体的礼仪形式
答案:主要有五个方面,通称为五礼,即吉礼(祭祀)、凶礼(丧葬)、军礼(行军作战)、宾礼(迎宾)、嘉礼(冠婚)
2、分权制衡原则在西方各国宪法中的通常的制度设计有哪些?
答案:(1)由不同的机关分别掌握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2)每一个机关在行使职权进都不能离开其他机关的协助。。(3)每一个机关都拥有防止、抵御其他机关侵犯其权力的法律手段。。通过这些设计,西方各国实现不同权力之间的制约和平衡。但根据各国国情,形成了不同的体制。美国实行严格的三权分立;英国形成混合体制,立法和行政混合;法国是以行政权为重点的分权
二、名词解释题
3、宗法制
答案: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袭统治的制度。
4、编敕
答案:是宋代编纂历年所颁敕文的立法活动,由此所产生的敕文集也称编敕。编敕属于一般法,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5、朝贡贸易
答案:明朝官方允许的一种对外贸易,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治性贸易。通商国家要受明朝的册封.经明廷发给朝贡“勘合”方可来华朝贡,同时允许附带与中国商人贸易,这一阻碍海外贸易的落后制度一直被有明坚持。
三、填空题
6、春秋决狱的最重要大原则
答案:论心定罪
7、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相互为用的格局
答案:律、令、科、比、格、式
8、()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
答案:自由主义
9、《开皇律》确立了一项两项制度
答案:十恶制度;(2)封建制五刑
10、传统服制把亲属分为五等,即
答案: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一、简答题
1、礼的性质
答案: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和国家强制性
2、礼与刑的关系
答案:出礼入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二、名词解释题
3、上请原则
答案:当官吏犯罪后,可请示皇帝给予犯罪者某些优待。
4、恤刑原则
答案:强调贯彻矜老恤幼的思想
5、亲亲得相首匿原则
答案:是指亲属间可以相互首谋隐匿犯罪行为,不予告发和作证。
三、填空题
6、《开皇律》确立了一项两项制度
答案:十恶制度;(2)封建制五刑
7、《贞观律》确立了的刑罚制度
答案:加役流
8、经朱熹阐发(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教以弼之,虽其所施或先或后或缓或急),朱元璋身体力行于后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存在什么特点
答案:(1)德对刑不再有制约作用,而只是刑罚的目的;(2)刑罚不必拘泥于先教后刑的框框,而可以先刑后教;;(3)德主刑辅的本意是注重道德教化,限制苛刑,往往与轻刑主张相联系;而明刑弼教完全可以借弼教之名,为推行重典治国政策提供思想理论基础
9、契约观念的首要条件就是(),它是人们缔约的起点
答案:自愿
10、当代政治共识的建立途径更多地是通过()的形式来实现
答案:重叠共识
一、简答题
1、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答案:郑国的子产铸刑书
2、《法经》的内容
答案:《法经》的内容是罪名之制,也就是关于犯罪的规定
二、名词解释题
3、宗法制
答案: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袭统治的制度。
4、编敕
答案:是宋代编纂历年所颁敕文的立法活动,由此所产生的敕文集也称编敕。编敕属于一般法,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5、朝贡贸易
答案:明朝官方允许的一种对外贸易,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治性贸易。通商国家要受明朝的册封.经明廷发给朝贡“勘合”方可来华朝贡,同时允许附带与中国商人贸易,这一阻碍海外贸易的落后制度一直被有明坚持。
三、填空题
6、()是政治权力的潜在作用方式
答案:压力方式
7、《开皇律》确立了一项两项制度
答案:十恶制度;(2)封建制五刑
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答案:人民主权原则
9、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
答案:刑名从商
10、传统服制把亲属分为五等,即
答案: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一、简答题
1、从法律变革角度看,商鞅变法主要包括
答案:1、改法为律,扩充法律内容;;2、运用法律手段推行富国强兵的措施;;3、用法律手段剥夺旧贵族的世卿世禄特权和对地方政权的垄断权;;4、、全国贯彻法家的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等主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进一步儒家化表现为
答案:八议、官当、准五服以制罪和重罪十条等制度的确立
二、名词解释题
3、宗法制
答案: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袭统治的制度。
4、编敕
答案:是宋代编纂历年所颁敕文的立法活动,由此所产生的敕文集也称编敕。编敕属于一般法,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5、朝贡贸易
答案:明朝官方允许的一种对外贸易,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治性贸易。通商国家要受明朝的册封.经明廷发给朝贡“勘合”方可来华朝贡,同时允许附带与中国商人贸易,这一阻碍海外贸易的落后制度一直被有明坚持。
三、填空题
6、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答案:郑国的子产铸刑书
7、李悝在变法过程中撰次诸国法,制定出
答案:《法经》
8、现代国家政权建构的基本原则中()是国家产生的逻辑起点
答案:人民主权原则
9、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
答案:刑名从商
10、德的要求主要包括3个基本方面
答案:敬天、敬宗、保民
一、简答题
1、重罪十条
答案: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
2、唐律的特点
答案:(1)礼法合一;(2)科条简要、宽简适中;(3)用刑持平;(4)语言精练明确,立法技术高
二、名词解释题
3、地丁合
答案:雍正年间,在全国推行“摊丁入地”的赋役改革,即以省为单位,将已固定的丁银数额平摊至田赋银之上,使丁银成为田赋银的附加税。丁银的征收与田赋银的征收完全合一。总称“地丁银”,也被称作为“地丁合一”。地丁合一制完成了唐两税法以来赋役合并的演变,是中国赋役制度的重大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一定意义。
4、三三制
答案:为团结各阶层人民参加抗战,抗日根据地的施政纲领规定,在政建设中贯彻“三三制”的原则,即在抗日政权中,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
5、礼的含义
答案:(1)抽象的精神原则;(2)具体的礼仪形式。抽象的精神原则可归纳为亲亲与尊尊两个大的方面。
三、填空题
6、商朝有一种刑罚,是将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
答案:醢
7、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
答案:刑名从商
8、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神权
答案:神权法
9、“商有乱政,而作作
答案:汤刑
10、德的要求主要包括3个基本方面
答案:敬天、敬宗、保民
一、简答题
1、大众媒体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答案:大众传播媒介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重要社会工具。它一般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以及电脑互联网络等信息手段。他们具有时空性、迅速性以及大众性等特点。。。首先,在现代社会传播媒介的政治倾向和政治价值的判断标准将会对人们的政治观念与态度产生深刻的影响。。另外,大众传媒作为政治文化的传播工具可以通过传播来诱发和提高人们的兴趣。。。同时,大人传媒的传播政治信息功能也为社会成员员进行政治问题的讨论提供了场地和
2、怎么理解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稳定?
答案:政治制度的变革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间断性和连续性的统一。一般而言,一种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政治制度在经过复杂的矛盾冲突而最终得以确立之后,便会进入一个相对较为持久的高度期。。。政治改革作为政治现代化的主要方式,是以和平方式展开的一个相对缓慢和较为持久的过程。渐进式改革作为政治改革的一种,强调长远和眼前、总体和局部的平衡。而激进式改革却会极大的增加社会的阵痛强度,因此,只有在社会格局和政治格局相对稳定的条件下,改革才可行有效,否则会招致失败。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维持政治的稳定是政治发展自身的特征和需要
二、名词解释题
3、宗法制
答案: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袭统治的制度。
4、编敕
答案:是宋代编纂历年所颁敕文的立法活动,由此所产生的敕文集也称编敕。编敕属于一般法,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
5、朝贡贸易
答案:明朝官方允许的一种对外贸易,是受到严格限制的政治性贸易。通商国家要受明朝的册封.经明廷发给朝贡“勘合”方可来华朝贡,同时允许附带与中国商人贸易,这一阻碍海外贸易的落后制度一直被有明坚持。
三、填空题
6、商朝的婚姻形态是
答案:一夫一妻多妾制
7、商朝已有文字记载,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称之为
答案:甲骨文
8、商朝将人割掉鼻子的刑罚是
答案:劓刑
9、商朝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后代都杀掉的刑罚叫做
答案:劓殄
10、商朝将罪犯者杀死后晒成肉干的刑罚是
答案:脯
一、论述题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
答案:总统制|责任内阁制|国会监督|修改程序
2、经朱熹阐发(故圣人之治,为之教以明之,为之教以弼之,虽其所施或先或后或缓或急),朱元璋身体力行于后世的明刑弼教思想,存在什么特点
答案:刑罚|先刑后教|轻刑
3、德的要求主要包括3个基本方面
答案:敬天|敬宗|保民
4、试评估行为主义研究方法。
答案: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5、简述政党的基本功能。
答案:宪法监督
6、唐律的特点
答案:礼法合一|科条简要、宽简适中|用刑持平|语言精练明确,立法技术高
7、重罪十条
答案:反逆|大逆|叛|降|恶逆
8、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进一步儒家化表现为
答案:八议|官当|准五服
9、从法律变革角度看,商鞅变法主要包括
答案:法律|富国强兵|依法治国
10、《法经》的内容
答案:罪名之制|犯罪
11、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
答案:郑国的子产铸刑书
12、礼与刑的关系
答案:出礼入刑|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13、礼的性质
答案:规范性|国家意志性|国家强制性
14、分权制衡原则在西方各国宪法中的通常的制度设计有哪些?
答案: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
15、具体的礼仪形式
答案:吉礼(祭祀)|凶礼(丧葬)|军礼(行军作战)|宾礼(迎宾)|嘉礼(冠婚)
16、《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答案:人口平分|土地的所有权|土地改革|工商业原则
17、西周法制思想
答案:以德配天|明德慎罚
18、清末修律其指导思想。
答案:沈家本|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三纲五常
19、“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什么。
答案:五服
20、试论唐初法制的指导思想。
答案:安人理国
二、填空题
21、商朝将罪犯者杀死后晒成肉干的刑罚是
答案:脯
22、商朝把犯罪者本人及其后代都杀掉的刑罚叫做
答案:劓刑
23、商朝将人割掉鼻子的刑罚是
答案:劓刑
24、商朝已有文字记载,文字主要刻在龟甲和牛的肩胛骨上,称之为
答案:甲骨文
25、商朝的婚姻形态是
答案:一夫一妻多妾制
26、德的要求主要包括3个基本方面
答案:敬天|敬宗|保民
27、“商有乱政,而作作
答案:汤刑
28、商朝的刑事立法指导思想继承了原始社会的的的神权
答案:神权法
29、荀子总结商朝的法律,总结出“
答案:刑名|从商
30、商朝有一种刑罚,是将犯罪者捣成肉酱,这种刑罚叫做
答案: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