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财大成教原题及答案

三羊 发表于 2024-9-8 00:28:13|来自:中国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课程作业

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贷关系
B.某公司与股东就股利问题而发生的关系
C.某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某农民工与个体餐馆就工资问题所发生的关系
答案:D

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于:
A.1931年
B.1933年
C.1934年
D.1937年
答案:A

3、下列有关国际劳工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
B.《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的公约》是最早的国际劳工公约
C.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于1919年在美国费城召开
D.国际劳工立法的表现形式只有国际劳工公约
答案:B

4、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B.劳动法律关系既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既包括财产关系也包括人身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既具有平等性也具有从属性
答案:B

5、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不包括:
A.平等就业权
B.休息休假权
C.罢工权
D.结社权
答案:C

6、下列不属于统筹就业政策的是:
A.城乡统筹
B.区域统筹
C.群体统筹
D.资源统筹
答案:D

7、以下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关是:
A.中华全国总工会
B.人民法院
C.劳动行政部门
D.劳动监察部门
答案:B

8、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答案:B

9、以下劳动合同条款中,属于可补充协商的内容是:
A.工作单位
B.保密事项
C.工作内容
D.劳动报酬
答案:B

10、劳动派遣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A.30万元
B.10万元
C.50万元
D.500万元
答案:C

11、王某在一企业工作,试用期内想解除合同,下面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王某应当提前3日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B.王某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C.王某可以随时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D.王某在试用期内不得解除合同
答案:A

12、在集体协商中,职工民主推举的谈判代表,须得到( )以上职工的同意。
A.1/5
B.3/4
C.半数
D.2/3
答案:C

13、关于集体合同履行的原则,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实际履行原则
B.适当履行原则
C.亲自履行原则
D.协作履行原则
答案:C

14、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探亲假为每
A.2年1次
B.3年1次
C.4年1次
D.5年1次
答案:C

15、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对哺乳末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B.为履行合同,某厂在周末休息日安排工作,支付了不低于工资200%的报酬
C.某厂的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不受延长时间的长度限制
D.某公司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与工会或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4小时
答案:D

16、根据《劳动法》规定,批准郑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机构是:
A.河南省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D.河南省工会
答案:A

17、工资集体协商的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本单位以外的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委托人数不得超过本方代表的:
A.1/5
B.1/4
C.1/3
D.1/2
答案:C

18、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
A.知识教育
B.健康检查
C.劳动补贴
D.设备更新
答案:B

19、在我国,劳动安全基准制度不包括:
A.工厂安全技术准则
B.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准则
C.矿业安全法律规范
D.职业病防治标准
答案:D

20、以下关于社会保险制度有关规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职工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B.在我国,除了基本社会保险外,用人单位必须为本单位劳动者建立单位补充保险
C.企业职工患病或因工负伤,用人单位不得解除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
D.只要失业前参加了失业保险,失业人员就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答案:A

21、企业缴纳的养老保险费的比例,一般不超过企业工资总额的:
A.30%
B.25%
C.20%
D.15%
答案:C

22、基本医疗保险费职工缴费率一般为本人工资收入的:
A.8%
B.6%
C.2%
D.1%
答案:C

23、以下发生的意外伤害不得视同工伤的情形是:
A.黄某因在单位工作不得志而自杀的
B.职工乔某在抗洪抢险中死亡
C.职工林某上班时在办公室心脏病突发死亡
D.退役军人孙某(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某公司后旧伤复发的
答案:A

24、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A.12个月
B.15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答案:D

2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劳动保障监察具有法定性的特点
B.劳动保障监察具有行政性的特点
C.劳动保障监察具有专门性的特点
D.劳动保障监察具有约定性的特点
答案:D

26、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形式不包括:
A.经济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答案:A

27、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与其他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需要承担赔偿的份额一般不高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总额的:
A.10%
B.20%
C.30%
D.40%
答案:C

28、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劳动关系的性质,下列哪一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
A.某私营企业职工张某与某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机关因工伤认定结论而发生的争议
B.进城务工的农民黄某与其雇主某个体户之间因支付工资报酬发生的争议
C.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黄某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退休费用的发放而发生争议
D.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李某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一,因股息分配与该公司发生的争议
答案:B

29、以下不属于我国劳动争议处理原则的是:
A.合法原则
B.公平原则
C.调解原则
D.“三方”原则
答案:B

30、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60日
答案:C

第一单元阶段测验(1-4章)

一、单选
1、劳动派遣公司的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A.30万元
B.10万元
C.50万元
D.500万元
答案:C

2、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不包括:
A.平等就业权
B.休息休假权
C.罢工权
D.结社权
答案:C

3、下列不属于劳动者基本劳动义务的是:
A.服从组织安排
B.完成劳动任务
C.遵守劳动纪律
D.提高职业技能
答案:A

4、就业促进的目标是:
A.消除失业
B.减少失业
C.充分就业
D.扩大就业
答案:C

5、就业促进的最主要的义务主体是:
A.政府
B.用人单位
C.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机构
D.劳动者
答案:A

6、下列不属于统筹就业政策的是:
A.城乡统筹
B.区域统筹
C.群体统筹
D.资源统筹
答案:D

7、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1年
答案:B

8、王某大学毕业后到某通讯集团公司工作,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约定:公司对王某进行为期半年的通讯技术专业培训,王某在培训后3年之内不能离开公司,如违反则须支付公司违约金2万元。到公司报到后,公司对王某进行了培训,并因此支付了专项培训费用总计1.5万元。经培训,王某已胜任工作。2年后,王某提出辞职,公司要求支付违约金。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正确的是:
A.王某无须支付违约金
B.王某应支付违约金2万元
C.王某应支付违约金1.5万元
D.王某应支付违约金5000元
答案:D

9、用人单位依法裁减人员,在一定期限内录用人员,应当优先录用被裁减人员,该期限为:
A.劳动者被裁减3个月内
B.劳动者被裁减6个月内
C.劳动者被裁减9个月内
D.劳动者被裁减1年内
答案:B

10、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下列哪一项选项不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A.从事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与多个用人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后订立的合同不得影响先订立合同的履行
B.非全日制用工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C.非全日制用工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D.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15日
答案:C

11、下列社会关系中,属于劳动法调整的劳动关系是:
A.劳动者甲与劳动者乙发生的借贷关系
B.某公司与股东就股利问题而发生的关系
C.某国家机关招聘公务员所发生的社会关系
D.某农民工与个体餐馆就工资问题所发生的关系
答案:D

12、2008年6月1日,甲公司向王某发出录用通知书,通知书上明确了薪资待遇,并约定1个月后正式到公司上班。2008年7月4日,王某到甲公司报到上班,双方于2008年7月10日签订了劳动合同。甲公司与王某建立劳动关系的日期是:
A.2008年6月1日
B.2008年7月1日
C.2008年7月4日
D.2008年7月10日
答案:C

13、王某在一企业工作,试用期内想解除合同,下面各项表述中正确的是:
A.王某应当提前3日以口头形式或书面形式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B.王某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C.王某可以随时通知企业解除合同
D.王某在试用期内不得解除合同
答案:A

14、假设张某在试用期内经常发生错误,给公司造成了损失,后经了解,张某的本科毕业证书是伪造的,实际上是高中毕业,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企业无权单方解除合同
B.张某给企业造成了损失,企业有权随时解除合同
C.该合同无效
D.该合同属于可撤销的合同
答案:C

15、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是:
A.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合同的
B.劳动者患病或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
C.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哺乳期的
D.劳动者患职业病并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
答案:A

16、《劳动合同法》规定,在解除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应当在()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A.7日
B.10日
C.15日
D.30日
答案:C

17、我国最早的劳动立法是北洋政府1923年公布的:
A.《劳动立法》
B.《暂行工厂规则》
C.《劳动法案大纲》
D.《劳动法典》
答案:B

18、用人单位预告辞退劳动者,应该提前()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到劳动者:
A.7日内
B.10日内
C.15日内
D.30日内
答案:D

19、国际劳动组织的执行机构是:
A.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
B.国际劳动局
C.国际劳工组织监事会
D.国际劳工大会
答案:A

20、某公司欲与李某签订一份为期2年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
A.1个月
B.6个月
C.3个月
D.2个月
答案:D

21、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开始的时间是公民满: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答案:B

22、《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于:
A.1931年
B.1933年
C.1934年
D.1937年
答案:A

23、国际劳动立法思想开始于:
A.18世纪下半叶
B.19世纪上半叶
C.19世纪下半叶
D.20世纪上半叶
答案:B

24、下列有关国际劳工立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国际劳工组织的最高权力机关为国际劳工组织理事会
B.《关于禁止工厂女工夜间工作的公约》是最早的国际劳工公约
C.第一届国际劳工大会于1919年在美国费城召开
D.国际劳工立法的表现形式只有国际劳工公约
答案:B

25、1802年英国议会通过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一般被认为是:
A.资本主义劳动法的开端
B.资本主义劳工立法的开端
C.现代劳动法的开端
D.无产阶级“工厂立法”的开端
答案:C

26、下列关于我国劳动法基本原则的表述中,不确切的一项为:
A.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公平保护原则
B.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
C.促进劳动就业原则
D.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答案:C

27、某公司员工因打架滋事,经理决定将其调离原来的部门,该事项对公司与员工之间劳动关系的影响是:
A.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
B.引起劳动法律关系消灭
C.引起劳动大绿关系变更
D.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中断
答案:C

28、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是:
A.劳动者和劳动行政部门
B.工会和用人单位
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
D.用人单位和劳动行政部门
答案:C

29、1918年,苏维埃政权颁布的第一部劳动法是:
A.《劳动法典》
B.《苏俄劳动法典》
C.《劳动立法纲要》
D.《劳动法案》
答案:B

30、下列关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表述,错误的是:
A.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权利与劳动义务关系
B.劳动法律关系既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劳动行政部门与劳动者、用人单位之间的关系
C.劳动法律关系既包括财产关系也包括人身关系
D.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双方既具有平等性也具有从属性
答案:B

31、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是构成各种劳动法律关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下列不属于劳动法律关系要素的一项为:
A.劳动法律关系主体
B.劳动法律关系客体
C.劳动法律关系内容
D.劳动法律关系种类
答案:D

32、《劳动法》第2条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依照该条款,下列劳动者适用《劳动法》的是:
A.郑州市环境保护局招用的环卫工人
B.国务院卫生部部长
C.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所长
D.家庭保姆
答案:A

33、《中华人名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开始施行的时间是:
A.2007年6月29日
B.2007年7月1日
C.2008年1月1日
D.2008年5月1日
答案:C

二、多选
34、国际劳工组织的组织机构主要有:
A.国际劳工大会
B.理事会
C.仲裁大会
D.国际劳工局
E.秘书处
答案:ABD

35、劳动者即时辞职需要履行告知义务的有:
A.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条件的
B.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C.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D.用人单位以暴力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
E.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答案:ABCE

36、用人单位在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的人员包括:
A.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B.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C.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抚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D.劳动模范
E.工会委员
答案:ABC

37、不得被裁减的企业人员有:
A.管理层、技术骨干
B.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C.在孕期、产期、哺乳期内的女职工
D.在本单位患职业病或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
E.全国劳动模范
答案:BCD

38、以下适用《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包括:
A.乡镇企业与农民工之间的关系
B.某市公路局与该局劳资科科长之间的关系
C.某化工公司与该公司材料科科长之间的关系
D.某加油站与该站站长之间的关系
E.家庭保姆与雇主之间的关系
答案:ACD

39、下列情形中,属于劳动合同终止的是:
A.劳动合同期限届满
B.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C.企业宣告破产或依法被撤销
D.劳动者死亡或者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
E.企业被吊销营业执照
答案:ABCDE

40、我国劳动法调整的对象包括:
A.劳动关系
B.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
C.劳务关系
D.劳动监管关系
E.劳动服务关系
答案:ABDE

41、下列关于劳务派遣的表述错误的是:
A.用工单位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再派遣到其他用人单位
B.用人单位可以设立劳务派遣单位向本单位或者所属单位派遣劳动者
C.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将劳务派遣协议的内容告知被派遣劳动者
D.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与用工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E.被派遣劳动者可以同劳务派遣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
答案:ABD

42、下列劳动法律事实中,可以引起劳动法律关系消灭的是:
A.企业被依法撤销
B.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C.用人单位辞退职工
D.劳动争议仲裁机构裁决解除劳动合同
E.劳动者辞职
答案:ABCDE

43、关于当事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下列选项符合法律规定的有:
A.张某到某公司应聘,提议在双方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B.王某在某公司连续工作满10年,要求与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C.李某在某国有企业连续工作满10年,距法定退休年龄还有12年,在该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主张企业有义务与自己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D.赵某在与某公司连续订立的第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公司提出续约时,赵某要求与该公司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E.公司有权决定是否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答案:ABD

44、甲公司与劳动者李某在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下列事项,无效的有:
A.发生工伤,公司概不负责
B.公司提出解除合同时无须向李某支付经济补偿金
C.试用期内公司可随时解除与李某的劳动合同
D.合同期满后的3年内,李某不得从事与甲公司同类业务
E.李某进入公司3年内不得结婚
答案:ABCDE

45、以下劳动合同条款中,属于可补充协商的内容有:
A.工作单位
B.试用期
C.工作内容
D.保密事项
E.劳动报酬
答案:BD

46、有权确认劳动合同无效的机关有:
A.中华全国总工会
B.人民法院
C.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D.劳动行政部门
E.劳动监察部门
答案:BC

47、人力资源市场中介机构包括:
A.公共服务就业机构
B.职业中介机构
C.职业教育机构
D.职业培训机构
E.工会
答案:AB

48、以下可以成为劳动法律关系主体的是:
A.具有劳动能力的外国人在中国境内
B.因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中国公民
C.14周岁的中国公民
D.国家机关
E.有限责任公司
答案:ADE

49、下列义务中属于劳动者履行的劳动义务包括:
A.履行劳动给付
B.提高劳动技能
C.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范
D.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
E.接受职业技能培训
答案:ABCD

50、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以下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用人单位是:
A.新星歌舞团
B.河南某杂技团
C.西部边远地区某企业
D.国家体操队
E.高新技术企业
答案:ABD

三、简答
1、简述劳动关系的特征.
答案:(1)劳动关系的主体特定,一方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2)劳动关系必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4)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隶属关系)和横向关系(平等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5)劳动关系以劳动力的给付为主要内容。

2、简述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答案:(1)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原则;(2)贯彻按劳分配原则;(3)坚持劳动者平等竞争与公平保护原则;(4)实行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基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5)坚持法律调节与“三方”对话相结合的原则。

3、简述劳动者的基本权利的内容。
答案:就业权;劳动报酬权;休息权;职业安全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生活保障权;结社权与集体协商权;合法权益保护权。

4、简述劳动就业的特征。
答案:(1)就业的主体必须符合法定的就业年龄(2)就业的主体必须具有劳动能力(3)就业必须是出自就业主体的自愿。(4)就业必须是一种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或有益于社会的劳动。(5)就业必须使就业主体能够获得一定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

5、简述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的区别。
答案:(1)主体不同。(2)主体法律地位不同。(3)内容不同。(4)劳动风险承担不同。(5)酬金计算和反映的性质不同。(6)适用法律不同。

四、论述
6、试述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之间的异同。
答案: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之间的联系主要表现在:(1)劳动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在法律上的表现形式,是现实劳动关系的法律外衣。(2)劳动法律关系不仅仅反映劳动关系,而且当其形成后,便给具体劳动关系以积极的影响,使劳动关系在法律的框架下运行与不断完善。(3)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法律规范在指引、调整劳动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是社会内容和法的形式的统一。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的区别在于:(1)劳动关系是生产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劳动法律关系则是思想意志关系的组成部分,属于上层建筑范畴。(2)劳动关系的形成以劳动为前提,发生在现实社会劳动过程之中;劳动法律关系的形成是以劳动法律规范的存在为前提,发生在劳动法律规范调整劳动关系的范围之内。(3)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劳动者提供劳动力,用人单位使用劳动力,双方形成劳动力的支配与被支配的关系;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则是法定的权利义务,双方当事人必须依法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4)劳动关系的范围大于劳动法律关系的范围,即并非所有的劳动关系都能成为劳动法律关系,只有那些经过劳动法律规范所承认的劳动关系才可能构成劳动法律关系。(5)劳动法律关系具有法律效果;劳动关系不具有法律效果。(6)劳动法律关系属于形式范畴;劳动关系属于内容范畴。

五、名词解释
7、广义上的劳动法
答案:、广义上的劳动法包括宪法规定的基本劳动制度及劳动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劳动基本法以及与其实施相配套的一系列子法、行政法规、规章及司法解释等。

8、无效劳动合同
答案: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法规或违背平等自愿原则签订的对当事人全部或部分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劳动合同。

9、劳动法律关系
答案: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依据劳动法律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权利和劳动义务关系。

10、非全日制劳动合同
答案:、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签订的,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非典型形式的劳动合同。

11、劳动就业
答案:劳动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在法定劳动年龄内自愿从事有一定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社会劳动。

12、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答案:也称为定期劳动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个明确的合同期限,期限届满可以依法续订,否则就终止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的劳动合同种类。

13、劳务派遣合同
答案:是指劳务派遣单位(用人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后,再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将被派遣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从而形成的非典型形式劳动合同。

14、劳动法律事实
答案:劳动法律事实是指劳动法规定的能够引起劳动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一切客观情况。

15、用人单位
答案:用人单位是指依法招用和管理劳动者,并按法律的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向劳动者提供劳动条件,进行劳动保护,并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组织。

16、劳动者
答案: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取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自然人。

17、劳动关系
答案: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发生的社会关系。

第二单元阶段测验

一、单选
1、《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
A.拒绝执行
B.控告
C.检举
D.提出批评
答案:A

2、王某的日工资为80元。2010年10月1日至7日,根据政府规定放假7天,其中3天属于法定假日,4天属于前后两周的周末公休日。公司安排王某在这7天加班。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公司除应向王某支付每日80元的工资外,还有当向王某支付多少加班费:
A.560元
B.800元
C.1120元
D.1360元
答案:B

3、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A.对哺乳末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B.为履行合同,某厂在周末休息日安排工作,支付了不低于工资200%的报酬
C.某厂的生产设备发生故障,影响生产和公众利益,必须及时抢修的,不受延长时间的长度限制
D.某公司由于生产经营需要,与工会或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但一般每日不得超过4小时
答案:D

4、工资不包括:
A.加班加点工资
B.基本工资
C.奖金
D.津贴
答案:A

5、高盛公司在与李某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李某的工作岗位为管理岗,试用期满后月工资3000元,试用期2个月。高盛公司管理岗位的最低月工资为2500元,当地的最低工资为1000元,试用期内李某的工资不得低于:
A.1000元
B.2000元
C.2400元
D.2500元
答案:C

6、根据《劳动法》规定,批准郑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机构是:
A.河南省人民政府
B.国务院
C.郑州市人大常委会
D.河南省工会
答案:A

7、某公司的业务员田力在外地出差时目睹了一起刑事案件的案发过程。当地法院通知其出庭作证,对此该公司主管领导的正确做法是:
A.允许田力出庭作证,但以不耽误工作为条件
B.耽误工作的情况下,将扣发田力的工资
C.不允许田力出庭作证
D.允许田力出庭作证,正常支付工资
答案:D

8、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及签字,并保存一定期限以备查阅,该期限为:
A.1年
B.2年
C.3年
D.5年
答案:B

9、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一定比例,具体比例是:
A.10%
B.20%
C.30%
D.40%
答案:B

10、以下关于工资支付表述正确的是:
A.工资必须按法定货币支付
B.工资必须每半个月支付一次
C.困难企业可以批准以实物或代币券支付劳动者工资
D.工作必须社会化发放
答案:A

11、下列关于我国最低工资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我国实行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由国务院作出具体规定
B.用人单位通过补贴伙食支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性收入不属于最低工资组成部分
C.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可作为最低工资的组成部分
D.集体合同所规定的工资标准,即使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对劳动者也有拘束力
答案:B

12、用人单位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应当定期进行:
A.知识教育
B.健康检查
C.劳动补贴
D.设备更新
答案:B

13、根据有关规定,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安全生产方针是: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B.安全就是效益,质量就是生命
C.安全就是生产力
D.安全第一,警钟长鸣
答案:A

14、下列不属于劳动安全卫生认证制度范畴的一项是:
A.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
B.对特殊岗位人员的资格认证
C.对防护用品安全性能的认证
D.对特殊作业人员的安全资格认证
答案:C

15、重大伤亡事故需逐级上报至:
A.本单位负责人
B.上级主管部门
C.省级主管部门和劳动部门
D.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
答案:D

16、根据有关规定,室内工作地点的温度经常()的时候,应当采取降温取暖措施。
A.高于34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
B.高于35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
C.高于36摄氏度,低于3摄氏度
D.高于37摄氏度,低于4摄氏度
答案:B

17、女职工产假为90天,其中产前休假:
A.15天
B.45天
C.30天
D.10天
答案:A

18、下列关于未成年工的表述,错误的是:
A.未成年工上岗前必须进行健康检查
B.未成年工的体检有用人单位办理
C.未成年工的体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D.未成年工上岗应持有劳动行政部门核发的未成年工登记表
答案:D

19、《劳动法》规定,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该强度是:
A.二级
B.三级
C.四级
D.高强度
答案:B

20、我国最低就业年龄一般为: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答案:C

21、颁布世界上第一部《工会法》的国家是:
A.英国
B.德国
C.法国
D.瑞士
答案:A

22、根据我国《集体合同规定》,集体合同期限一般为:
A.1~2年
B.1~3年
C.2~3年
D.2~5年
答案:B

23、集体合同生效的标志是:
A.合同文本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B.集体合同双方首席代表在合同文本上签字
C.集体合同文本报送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
D.劳动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集体合同文本之日起15日内未提出异议
答案:D

24、集体合同经职工代表大会通过后,由双方首席代表在合同文本上签字,然后报送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
A.审批
B.决定
C.审查
D.备案
答案:C

25、下列有关集体协商代表的表述错误的是:
A.集体协商双方首席代表可以书面委托本单位以外的专业人员作为本方协商代表
B.首席代表可以由非本单位人员代理
C.用人单位协商代表与职工协商代表不得相互兼任
D.集体协商双方的代表人数应当对等,每方至少3人
答案:B

26、在集体协商中,职工民主推举的谈判代表,须得到()以上职工的同意。
A.1/5
B.3/4
C.半数
D.2/3
答案:C

27、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不成的,应按以下哪种程序解决:
A.由当地人民政府信访机构协调处理
B.由人民法院受理
C.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
D.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解决
答案:D

28、以下关于我国工会法律地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会具有唯一性
B.工会具有永续性
C.工会具有独立性
D.所有工会都具有法人资格
答案:D

29、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每日不得超过:
A.1小时
B.2小时
C.3小时
D.4小时
答案:C

30、法律规定职工每日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40小时,属于:
A.标准工作时间
B.缩短工作时间
C.不定时工作时间
D.综合计算工作时间
答案:A

31、不适用不定时工作制的人员是:
A.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B.厨师
C.出租车司机
D.推销人员
答案:B

32、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已婚职工探望父母的探亲假为每:
A.2年1次
B.3年1次
C.4年1次
D.5年1次
答案:C

33、我国现刑法定节假日制度规定清明节放假:
A.3天
B.2天
C.7天
D.1天
答案:D

34、《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定年限以上的可享受带薪年休假,该年限为: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答案:A

二、多选
35、《劳动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
A.同时施工
B.同时审批
C.同时设计
D.同时投产和使用
E.同时验收
答案:ACD

36、根据国务院《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属于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有:
A.劳动节
B.建军节
C.国庆节
D.春节
E.端午节
答案:ACDE

37、依《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下列要求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A.安排工作岗位之前
B.工作满半年
C.工作满一年
D.年满18周年,距前次的体检时间已超过半年
E.工作满3个月
答案:ACD

38、假设张某已经怀孕8个月,请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位应当对张某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B.单位不得对张某延长工作时间
C.单位不得要求张某进行夜间劳动
D.张某生育应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
E.在劳动时间内,单位应当安排张某一定的休息时间
答案:BCDE

39、以下单位中可以招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的有:
A.文艺单位
B.体育单位
C.边远地区企业
D.特种工艺单位
E.饭店
答案:ABD

40、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规定,属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有:
A.妇女节
B.青年节
C.建军节
D.记者节
E.教师节
答案:ABC

41、下列关于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异同点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签订集体合同的一方当事人是代表全体劳动者的工会,不是单个劳动者
B.陈某与单位订立劳动合同时对工资的约定,不能低于集体合同的规定
C.劳动合同与集体合同都必须以书面形式签订,审查,备案都不是合同成立的必要条件
D.陈某与公司约定的高于集体合同规定的劳动报酬条款有效
E.集体劳动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是单个劳动者
答案:ABD

42、在我国,劳动安全基准制度主要包括:
A.工厂安全技术准则
B.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准则
C.矿业安全法律规范
D.工业企业噪声标准
E.职业病防治标准
答案:ABC

43、根据我国有关规定,经批准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制的用人单位有:
A.北京市公交运输公司
B.中国电信公司
C.南方航空公司
D.中国青年旅行社
E.郑州铁路局
答案:ABCDE

44、下列属于集体合同中的标准性条款的是:
A.集体福利设施条款
B.劳动保护条款
C.集体合同解释条款
D.职工录用条款
E.裁员程序条款
答案:AB

45、在集体合同有效期内,允许变更或解除集体合同的情形有:
A.双方当事人协商同意
B.合同约定的变更或解除条件出现
C.公司破产致使集体合同无法履行
D.因不可抗力致使集体合同部分或全部不能履行
E.公司解散致使集体合同无法履行
答案:ABCDE

46、据劳动法的规定,确定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应当综合考虑的因素有:
A.劳动者本人及平均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用
B.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C.劳动生产率
D.就业状况
E.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答案:ABCDE

47、下列不能作为最低工资组成部分的有:
A.加班加点工资
B.高温津贴
C.法定的福利待遇
D.社会保险待遇
E.维持劳动者本人最低生活的费用
答案:ABCD

48、劳动者在下列何种期间,用人单位应依法支付工资:
A.婚假期间
B.以被告身份参加诉讼活动
C.劳动教养、拘留期间
D.探亲假期间
E.出席政府召开的会议期间
答案:ADE

49、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的情形有:
A.用人单位代扣应由职工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B.用人单位代扣应由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C.法院判决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
D.应债权人的请求代扣欠款
E.法院判决中要求代扣的赡养费
答案:ABCE

50、以下关于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标准工作日是指以日为单位的工作时间
B.午休,用膳,工间操时间属于工作时间
C.休假是指职工每年享有的休息时间的总和
D.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必须支付不低于工资200%的工资报酬
E.法定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必须支付不低于工资300%的工资报酬
答案:ABCD

三、简答
1、简述集体合同的法律特征。
答案:1)集体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即一方为工会,另一方为用人单位(雇主)。(2)集体合同的内容侧重于维护职工权益的规定。(3)集体合同的订立有严格的程序和形式要求,具有较强的法定性。(4)集体合同争议类型具有特殊性。(5)集体合同具有劳动基准法的效能。

2、简述工作时间法律调整的意义。
答案:(1)保证劳动者的休息权。(2)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劳动生产率。(3)协调劳动报酬分配和促进就业。(4)促进企业的现代化管理。

3、简述基本工资的主要特点。
答案:⑴常规性⑵固定性⑶主干性⑷基准性⑸等级性

4、简述确定最低工资标准的原则。
答案:⑴协调原则。⑵基本生活保障原则。⑶分级管理原则。

5、简述《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中对未成年的特殊保护。
答案:(1)规定了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的劳动范围。(2)规定了未成年工患有某种疾病或具有某些生理缺陷(非残疾型)时,用人单位不安排其从事的劳动范围。(3)用人单位应对未成年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4)未成年工的使用和特殊保护实行登记制度。(5)未成年工上岗前,用人单位应对其进行有关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未成年工体检和登记,由用人单位负责办理和承担费用。

四、论述
6、试述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
答案:答:劳动合同订立的原则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订立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具体包括:⑴合法原则。包括主体、内容、形式合法。⑵公平原则。双方的权利义务大体平衡。⑶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双方的法律地位平等;完全出于当事人的自愿;双方的意思表示真实。⑷诚实信用原则。双方应当诚实、讲信用,互相协作。

7、试述最低工资标准的适用范围。
答案:答:⑴适用的主体范围。适用于在我国境内的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⑵适用的时间范围。应当是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下列几种情况不适用最低工资标准:①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内有迟到、早退、旷工等违纪行为;②企业下岗待工人员;③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处于治疗期间的职工;④处于非带薪假期间的人员。⑶适用的劳动种类范围。劳动者只有在法定或依法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才有权享受最低工资保障。

四、名词解释
8、延长工作时间
答案: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在标准工作时间之外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

9、特殊劳动保护制度
答案:、是指专门为女职工和未成年工这两个特殊劳动者群体而设立的劳动保护法律制度。

10、集体协商
答案:是指用人单位与本单位劳动者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等进行商谈,并签订集体合同的行为。

11、安全卫生设施“三同时”制度
答案:是指我国境内的一切生产性建设项目的安全卫生设施,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法律制度。

12、最低工资
答案: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13、欠薪报告制度
答案:是指企业发生拖欠职工工资情况后,必须向劳动保障部门填报《企业欠薪情况报告书》的制度。

14、年薪
答案:是指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者实行以一个财务财务年度为核算工资依据计发劳动报酬的工资形式。

第三单元 阶段测验(9-12章)

一、单选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劳动者主张加班费,对加班事实举证责任分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劳动者承担
B.用人单位承担
C.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D.人民法院决定举证责任的分配
答案:A

2、对劳动监察员的考核验证是:
A.1年1次
B.2年1次
C.3年1次
D.4年1次
答案:C

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为的调查,一般情形下应当自立案之日起()个工作日内完成:
A.30个工作日
B.60个工作日
C.15个工作日
D.45个工作日
答案:B

4、对用人单位的劳动保障监察,由用人单位()的县级或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
A.营业地
B.用工所在地
C.分支机构所在地
D.办事机构所在地
答案:B

5、以下关于社会保险制度有关规定的表述,正确的是:
A.职工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强制实施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
B.在我国,除了基本社会保险外,用人单位必须为本单位劳动者建立单位补充保险
C.企业职工患病或因工负伤,用人单位不得解除与该职工的劳动合同
D.只要失业前参加了失业保险,失业人员就可以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答案:A

6、对于阻扰、刁难、殴打劳动监察员、妨碍监察公务等情况,劳动监察机构有权对责任人进行:
A.拘留
B.罚款
C.吊销执照
D.行政处分
答案:B

7、《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责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
A.行政责任
B.经济责任
C.刑事责任
D.赔偿责任
答案:C

8、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和劳动关系的性质,下列哪一项纠纷属于劳动争议:
A.某私营企业职工张某与某地方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机关因工伤认定结论而发生的争议
B.进城务工的农民黄某与其雇主某个体户之间因支付工资报酬发生的争议
C.某国有企业退休职工黄某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因退休费用的发放而发生争议
D.某有限责任公司的职工李某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一,因股息分配与该公司发生的争议
答案:B

9、我国劳动争议中集体劳动争议的劳动者人数为:
A.5人以上
B.7人以上
C.3人以上
D.10人以上
答案:D

10、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A.3个月
B.6个月
C.1年
D.60日
答案:C

11、劳动保障监察员进行调查、检查时,不得少于:
A.2人
B.3人
C.4人
D.5人
答案:A

12、关于劳动争议仲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劳动争议仲裁适用调解原则
B.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必须与对方签订仲裁协议
C.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
D.与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可以申请参加仲裁活动
答案:B

13、《劳动法》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一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期限是:
A.10日
B.15日
C.30日
D.60日
答案:B

14、我国《劳动法》的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当事人协商解决不成的,可以:
A.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各方协调处理
B.由基层调解委员会调解解决
C.由仲裁机构仲裁裁决
D.由人民法院作出判决或裁决
答案:A

15、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的时效为:
A.60日
B.6个月
C.1年
D.不受限制
答案:D

16、劳动者申请先予执行的,关于担保的要求是:
A.可以不提供担保
B.必须提供担保
C.应当不提供担保
D.法律没有规定
答案:A

17、出现围绕同一争议双方当事人互为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两个劳动争议案件时,由()的劳动争议委员会管辖:
A.用人单位所在地
B.劳动合同履行地
C.用人单位所在地或者劳动合同履行地
D.劳动者住所地
答案:B

18、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内结束:
A.30日
B.45日
C.60日
D.90日
答案:B

19、根据劳动法律法规规定,因签订集体合同发生的争议,双方协商解决不成,应按以下程序解决:
A.由当地人民政府信访机构协调处理
B.由人民法院受理
C.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
D.由当地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组织有关各方协调解决
答案:D

20、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案件有管辖权的是:
A.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B.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C.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
D.抽签决定
答案:A

21、在我国,劳动保障监察执法的主体是:
A.公安机关
B.工会
C.用人单位上级主管机关
D.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答案:D

22、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划入个人账户的比例一般为用人单位缴费的()左右:
A.8%
B.10%
C.20%
D.30%
答案:D

23、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均由再就业服务中心按照当地上年度职工平均工资的()为基数缴纳:
A.30%
B.50%
C.60%
D.80%
答案:C

24、关于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的缴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用人单位负担
B.劳动者负担
C.国家和用人单位负担
D.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负担
答案:D

25、工伤保险赔偿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A.过错责任原则
B.无过错责任原则
C.公平责任原则
D.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础,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补充
答案:B

26、劳动者无需缴纳:
A.养老保险费
B.失业保险费
C.工伤保险费
D.医疗保险费
答案:C

27、历史上被视为社会保险制度开端的立法是:
A.1802年英国的《学徒健康与道德法》
B.1883年德国的《劳工疾病保险法》
C.1889年德国的《残疾和老年保险法》
D.1935年美国的《社会保障法》
答案:B

28、职工(干部)的一般退休年龄是:
A.男年满65周岁,女年满60周岁
B.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
C.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50周岁
D.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答案:B

29、根据《失业保险条例》的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
A.12个月
B.15个月
C.18个月
D.24个月
答案:D

30、生育保险待遇不包括的事项是:
A.产假
B.生育津贴
C.医疗服务
D.婴儿保健费
答案:D

31、生育保险费的提取比例最高不得超过工资总额的:
A.20%
B.8%
C.2%
D.1%
答案:D

32、女职工生育难产的,增加产假:
A.7天
B.10天
C.15天
D.30天
答案:C

33、职工个人缴费达到最低年限以后,才能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这一年限为: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答案:B

二、多选(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分)
34、下列劳动争议,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仲裁裁决为终局裁决:
A.追索劳动报酬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
B.追索工伤医疗费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
C.追索经济补偿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
D.追索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
E.追索社会保险待遇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金额的
答案:ABCD

35、不是个别劳动争议处理必经程序的包括:
A.协商
B.调解
C.仲裁
D.诉讼
E.劳动保障监察
答案:ABDE

36、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包括:
A.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B.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C.在乡镇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D.在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E.在居民、村民委员会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答案:ABCD

37、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的筹资方式有:
A.现收现付制
B.部分积累制
C.完全积累制
D.储蓄制
E.分期支付制
答案:ABC

38、下列纠纷不属于劳动争议受理范围的是:
A.劳动者请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发放社会保险金的纠纷
B.家庭或者个人与家政服务人员之间的纠纷
C.个体工匠与帮工、学徒之间的纠纷
D.农村承包经营户与受雇人之间的纠纷
E.劳动者因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纠纷
答案:ABCD

39、以下关于社会保险基金的表述符合劳动法规的有:
A.国家设立社会保险基金,是为了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
B.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
C.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遗属津贴
D.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有使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责任
E.社会保险基金由个人缴费和用人单位缴费两部分构成
答案:ACD

40、关于履行集体合同争议解决表述正确的是:
A.可以通过仲裁方式解决
B.可以通过基层调解解决
C.可以通过诉讼方式解决
D.只能协商解决
E.只能由劳动行政部门协调处理
答案:AC

41、下列事由中,能够引起仲裁时效中断的是:
A.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
B.向单位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C.向劳动监察大队请求处理
D.申请劳动争议仲裁
E.因不可抗力,当事人不能在法律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
答案:ABCD

42、各国确定工伤保险费率的方式一般采取:
A.统一费率制
B.差别费率制
C.浮动费率制
D.平均费率制
E.固定费率制
答案:ABC

43、目前,我国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人员组成包括:
A.劳动行政部门代表
B.工会代表
C.企业方面的代表
D.职工代表
E.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成员
答案:ABC

44、发生的意外伤害视同工伤的情形是:
A.黄某因在单位工作不得志而自杀的
B.职工乔某在抗洪抢险中死亡
C.职工林某上班时在办公室心脏病突发死亡
D.退役军人孙某(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某公司后旧伤复发的
E.职工李某出差时遭遇车祸
答案:BCD

45、我国失业保险基金的构成包括:
A.城镇企业事业单位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B.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缴纳的失业保险费
C.失业保险基金的利息
D.财政补贴
E.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基金的其他基金
答案:ABCDE

46、依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公安机构对责任人员处以15日以下拘留、罚款或者警告;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A.非法招用未满16周岁未成年人的
B.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和拘禁劳动者的
C.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的
D.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E.使用不满16周岁的童工,造成严重伤残的
答案:BCE

47、发生下列情形的,停止发给失业保险基金及其他费用,具体包括:
A.两次不接受有关部门介绍就业
B.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
C.参军或移居国外的
D.重新就业的
E.无正当理由,拒不接受当地人民政府指定部门提供的培训的
答案:BCDE

48、违反劳动法的法律责任形式有:
A.经济责任
B.民事责任
C.刑事责任
D.行政责任
E.合同责任
答案:BCD

49、劳动保障监察的事项包括:
A.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B.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C.用人单位领导人的管理能力
D.职业介绍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规定的情况
E.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答案:ABDE

50、有权对用人单位遵守劳动法情况实施监督的主体包括:
A.公安机关
B.卫生行政部门
C.劳动法学会
D.工会
E.群众
答案:ABCDE

三、简答
1、简述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体系构成。
答案:(1)基本养老保险。(2)企业补充养老保险。(3)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2、简述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原则。
答案:(1)基本医疗保险的水平要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2)城镇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都要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实行属地管理。(3)基本医疗保险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双方共同负担。(4)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

3、简述劳动保障监察的基本属性。
答案:(1)法定性。劳动监察决策即程序直接为法律所规定,并且这种法律规定是强行性规定,监察主体必须严格依据法律事实监察活动,被监察主体不得以协议或其他方式规避监察。(2)行政性。劳动监察属于行政执法和行政监督的范畴,是行使行政权力的具体行政行为。(3)专门性。劳动监察是由法定的专门机关针对劳动法的遵守所实施的专门监督。

4、简述《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中劳动争议的受案范围。
答案:(1)劳动者以用人单位未为其办理社会保险手续,且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能补办导致其无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为由,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而发生争议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2)因企业自主进行改制引发的争议,人民法院应予受理。(3)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4)企业停薪留职人员、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内退人员、下岗待岗人员以及企业经营性停产放长假人员,因与新的用人单位发生用工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按劳动关系处理。

5、简述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答案:(1)合法原则。(2)公正原则。(3)调解原则。(4)及时处理原则。(5)三方原则。

四、论述
6、试述劳动保障监察与其他组织、个人行使的劳动保障监督检查的区别。
答案:答:劳动保障监察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发生劳动关系的用人单位、劳动者以及其他组织遵守劳动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检查并对违法行为予以处罚的执法活动的总称。区别表现为:⑴主体不同。前者是依法设立的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具有行政性、专门性和唯一性等特点;后者不是针对劳动执法而专门设立,既包括行政机关,也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⑵职权范围不同。前者是对用人单位执行劳动法进行综合性的监督检查;后者不具有综合性,一般只享有监督权,如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控告权等。⑶法律效力不同。前者具有高度权威性,代表国家行使监督检查权力;后者有的虽然来自法律的授权,但基本上不享有劳动行政处罚权。

7、试述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答案:答: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是指劳动争议处理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它始终贯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每一个程序之中,它所体现的是国家劳动立法关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指导思想。主要包括:⑴合法原则。包括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⑵公正原则。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⑶及时处理原则。尽快处理劳动争议。⑷调解原则。贯穿于劳动争议处理的各个程序之中。⑸三方原则。应当由雇主、职工和政府主管部门三方参加。

五、名词解释
8、职业病
答案: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9、社会保险
答案: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实施的,对遭遇年老、疾病、失业、生育、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等社会风险的社会成员或职业劳动者,提供一定物质补偿和帮助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综合作业

一、分析
1、某制药厂与王某于2008年10月15日签订了为期10年的劳动合同。同时,该厂选派王某去国外学习一项制药工艺技术,共花费人民币10万多元。劳动合同约定,在合同期内,王某不得调离本企业,如违约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时,应负全部赔偿责任。2010年11月10日,某合资企业以高薪聘用王某,签订了两年的劳动合同。王某擅自离开该制药厂后,由于其他技术尚未掌握这种制药技术,使该产品质量下降,在半年时间内造成大量产品积压,直接经济损失达300多万元人民币。为此,该制药厂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请,要求王某及合资企业赔偿其全部经济损失,并要求王某回厂履行劳动合同。问:该制药厂的要求是否合理,其依据是什么?
答疑:合理|连带赔偿责任|约定保密事项|劳动合同|全部赔偿责任|直接经济损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履行劳动合同

2、A钢铁公司招用了一批工人,高某(男,22周岁)是其中一员。高某上班后,多次向公司提出签订劳动合同,可一直到高某上班后2个月,公司才与他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合同中规定有暂定1年试用期,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对高某予以转正,并录用为职工,签订正式合同。同期,实行劳动合同制;高某入公司时,须缴纳2000元押金,合同期限届满后退还;在履行合同过程中,若发现高某不能胜任工作,公司可随时解除劳动合同,并不予补偿;合同期内高某不得结婚,否则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高某如要求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须提前45天通知公司,同时,所交押金不予退还;公司按照国家规定向高某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高某应遵守有关的规章制度,如果高某因违反操作规程而负伤,公司不予负责;高某可以自愿参加失业保险与养老保险。问:(1)高某与A公司的劳动关系何时确立,为什么?(2)A公司在高某上班后2个月与之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3)上述劳动合同内容有何违法之处?
答疑:用工之日|不合法|一年试用|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制|合同期限届满|解除劳动合同|违反操作规程

3、某公司劳动行政部门批准实行以月为单位的综合计算工时制,同时该公司实行轮休制度。某周日,公司表示因其他职工病休,要求职工林某顶班。林某以周日本应轮到其休息且其已有安排为由,予以拒绝。事后,公司依公司规章制度,认定林某旷工,扣发当日工资及当月部分奖金。林某不服,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理由是;周日加班应与职工协商,职工有权拒绝,故自己并未违纪。仲裁调查查明,如果该日林某上班,该周的工工作间是40小时,该周的工作天数是7天。问:该公司的做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答疑:正确|正常|工作综合计算工时制|公司规章制度|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诉|仲裁调查|违纪

4、乙市某建筑公司招收了一批农村合同工人,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工资为每个月800元人民币,由公司提供食宿。后来,工人们得知该市最低工资标准为850元,企业支付一律不得低于该标准。于是,工人们向公司要求将工资涨到每月每人850元,但公司认为,公司除向工人每月支付的工资800元之外,还为工人提供食宿,加上加点加班工资,工人每人每月工资超过1150元,远远高于850元的最低工资标准。所以,拒绝了工人的要求。于是,双方产生争议。问:(1)建筑公司的理由是否成立?为什么?
答疑:不成立|剔除|850元|补足|加付赔偿金|最低工资标准|争议|加点加班

5、某乡镇服装厂聘用的职工中80%为女性,为了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2006年,经与部分职工协商,并征求了半数职工的意见,制定了该厂的有关劳动规章。改规章规定,本厂职工带薪产假为60天,双胞胎假期延长假期10天。同年10月6日,女职工周红产下一对双胞胎,国庆节开始一直休假。产后身体健康恢复较慢,到该厂规定的产假期满也没有上班,为此,该厂从12月10日起停发了周红的工资。周某不满,向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问:(1)该厂规章是否合法?为什么?(2)仲裁委员会应如何裁决?
答疑:不合法|90天|冲突|补发|15天|劳动规章|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6、2010年2月10日,某公司售货员宋某正在公司门市部售货时,一伙人突然闯入,殴打宋某,然后迅速离去。宋某因此受重伤,住院治疗花去1万元,由自己支付。宋某出院后,要求公司报销医疗费并发放其在住院期间的工资。公司对宋某的要求予以拒绝,称宋某应当找那一伙打他的人索赔,公司概不负责。问:(1)该公司在本案中的做法是否合法?(2)宋某在本案中所受伤害是否应认定为工伤?为什么?(3)宋某受重伤,能否享受公司保险待遇?应当享受哪些待遇?
答疑:工伤津贴|先行支付|追偿|重伤|报销|医疗费|索赔|保险待遇

7、某市机械厂发生下列纠纷:(1)工人田某因患病而被辞退,与厂方发生争议;(2)技术员孙某因社会保险费缴纳问题与厂方发生争议;(3)助理工程师陶某因未晋升工程师职务与厂方发生争议;(4)工程师李某因工资调整(违反劳动合同约定)与厂方发生争议。田某、孙某、陶某、李某与厂方的争议经几次协商交涉均未能解决。问:(1)上述争议中,田某、孙某、陶某、李某四人中那些人与厂方的争议属于《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规定的劳动争议?为什么?(2)劳动争议可以通过哪几种方式解决?这些解决方式相互之间是什么关系?法律依据何在?
答疑:劳动争议|职务评定|协商纠纷|工资调整|违反|劳动合同|约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8、冯某,1993年10月10日出生,于2007年11月10日同某村办农药厂签订为期5年的劳动合同。合同约定冯某的试用期为一年,从事农药包装工作,每日8小时,必须遵守厂纪厂规,实行计件工资,若冯某擅自解除劳动合同,应负违约赔偿责任,并且厂方不退还其签订劳动合同时缴纳的入厂押金。问: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这份劳动合同有哪些内容是违法的?
答疑:签订|试用期|工作内容违法|劳动合同|遵守|厂纪厂规|计件工资|违约赔偿责任

9、赵某系某化工厂催化车间技术工人。车间的催化炉发生故障,影响全厂生产,急需抢修。车间主任要求所有职工加班抢修设备。赵某以自己家住得过远为由,不同意加班。因赵某是车间技术骨干,没有参加加班,使抢修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化工厂于是在征求工会意见后,作出给予赵某警告处分,并扣发半年奖金的处罚决定。赵某认为用人单位决定加班未与工会协商,且本人也未同意加班,不能以违反纪律为由给予处罚,于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请求撤销工厂的决定。问: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否应支持赵某的申诉请求?为什么?
答疑:及时|抢修|限制|工会|警告处分|处罚决定|违反纪律|申请仲裁

10、于某是从四川来京打工的民工,1995年3月被一家个体餐馆招为厨房勤杂工,双方口头约定于某每月的工资为380元,另餐馆每天免费提供两顿饭,如发生其余费用餐馆概不负责。1996年1月,由于连日加班,于某在切肉时不小心把左手食指切断,为接指花去医药费5000元,别人告诉于某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他可以要求餐馆老板支付医药费和营养补助费,老板不支付的话,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于某据此找到餐馆老板,但老板不同意支付,并说,当初我们就说好发生的其余费用餐馆概不负责,况且我们之间又没有签订书面协议,你只是个农民,根本不能适用《劳动法》,没有哪个单位会受理你的投诉。最后,老板将于某辞退。问:本案是否适用《劳动法》的规定?
答疑:劳动法|劳动关系|有偿劳动|口头约定|医药费|营养补助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0 显示全部楼层
暂无回复,精彩从你开始!

快速回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