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过高地、不切实际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致失去自知,这种心理认知偏差属于()
A、自卑
B、任性
C、自负
D、虚荣
答案:C
3、小王同学通过竟选当上了班长,变得更加白爱和自信,与同学的关系也非常融洽,体现了自我意识的哪一部分?()
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理想自我
D、心理自我
答案:B
4、“心理灰色区”是指()
A、心理的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有明显界限
B、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C、心理健康与不健康间存在缓冲区域
D、是指精神病人的覆盖范围
答案:C
5、应激本身是一种( )反应,但反应过度却会损害肌体自身,甚至可能导致与应激相关的精神障碍。
A、警觉
B、抵抗
C、衰竭
D、防御
答案:D
6、在()反应期,肌体的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使得肌体对疾病的易感性增加。
A、警觉
B、抵抗
C、衰竭
D、警戒
答案:C
7、()反应期是指个体内部防御力量与紧张刺激进行对抗,努力使生理心理恢复平衡。
A、警觉
B、抵抗
C、衰竭
D、警戒
答案:B
8、适应性障碍可以分为()抑郁反应、中期抑郁反应、长期抑郁反应。
A、个人
B、生活
C、短期
D、应激
答案:C
9、适应性障碍通常有()以及出国、移民或社会地位的改变等明显的生活事件为诱因。
A、家庭改变
B、环境改变
C、习惯改变
D、学习改变
答案:B
10、()其实就是“躯体对所施加的任何需求所做出的非特异性反应”。
A、衰竭
B、抵抗
C、适应
D、应激
答案:D
11、以下对适应的概念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适应可以是一个过程,也可以是一个状态。
B、适应是人的一种基本需要。
C、适应是有机体为满足自身需要,使主体与环境发生调和作用的交互动态过程。
D、适应是一个一成不变的过程。
答案:D
12、根据适应过程中的态度可将适应分为主动适应和()适应。
A、生理
B、心理
C、被动
D、内部
答案:C
13、()是指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
A、同化
B、顺应
C、监控
D、应对
答案:B
14、()是人与环境的一种平衡状态,是个体的心理和行为面对环境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变化的能力,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A、同化
B、顺应
C、适应
D、应对
答案:C
15、()是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
A、同化
B、顺应
C、监控
D、应对
答案:A
16、正确的健康概念应指()
A、没有疾病
B、身体壮实
C、不但躯体健康而且心理健康
D、心理素质高
答案:C
17、()对性格形成有直接影响。
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
答案:A
18、“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是()
A、社会促进
B、社会抑制
C、社会进步
D、社会退步
答案:B
19、看到别人穿的的衣服好看,自己也去买来穿上,这属于()
A、服从
B、从众
C、模仿
D、暗示
答案:C
20、在非对抗性态度的条件下,用含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使之产生一致性,称为()
A、从众
B、顺从
C、暗示
D、模仿
答案:C
二、判断题
21、自我意识的结构(1)自我认识(2)自我体验(3)自我调控(4)自我实现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2、自我意识的发展过程:自我中心期(七八个月至三岁)、客观化时期(三岁至青春期)、主观化时期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3、自我意识的含义:人对自己的认识、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及调节,也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存在的意识,对自己的身心状况及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体验及调节。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4、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1)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呈“倒U”形关系(2)中等程度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过强的学习动机会引发紧张和焦虑情绪,反而导致学习效率下降。第三单元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5、认知因素表现在三方面,首先是负性认知评价,其次的是自我效能感不足,最后是学习、考试技能不足。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6、生物钟作为一种对人体产生周期性影响的生物节律,对学生的考试有一定的影响。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7、学生心理档案的收集方法有(1)个人总结(2)调查分析(3)日常行为观察(4)作品分析(5)心理测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8、学校心理教师的专业技能有(1)谈话的技能(倾听、沉默、谈话、撞击、提问、终结等)测量的技能(施测前的准备、施测过程中误差的控制、施测结果的解释等方面)
(3)指导的技能(包括学习技能的传授、生活适应的辅导、职业选择的帮助等)
(4)矫治的技能(包括鼓励、保证、解释、劝慰、暗示、说服、示范等)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29、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的原则(1)适合性(2)功能性3)保密性(4)环境性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0、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为几

1)心理正常包括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又不包括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2)心理异常包括神经症与精神病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1、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适度(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完整人际关系和谐(6)社会适应性良好(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阶段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2、家校合作,齐心协力,关注孩子的性格、情绪、意志、品格、兴趣爱好的培养,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孩子们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家校共育的路很长,让我们携起手来,借助彼此之力共同点亮孩子的心灯,照亮他们未来的漫漫长路!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3、医学表明:多听音乐能调整神经系统的机能,解除肌肉紧张,消除疲劳,改善注意力,增强记忆力、消除抑郁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4、不良情绪是一种负能显,不能适当地输泄容易影响心身健康。所以,在不良情绪困扰我们的时候,在适当的时机,该哭时应该大哭一场,心烦时可以找好朋友倾诉和吐槽;情绪低落时,可以唱唱欢快的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5、老师指导学生认识各种心理现象,耐心地帮助学生分清积极与消极、乐观与悲观、自尊与虚荣、自豪与自傲等不同心理品质的界限,指导学生通过合理释放、调节升华自己的情感,减少心理压力和紧张感,引导学生学会多方面、多角度看问题,胸襟宽广,能容人容事,情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6、老师应引导学生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让学生明白我们有别人羡慕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学会悦纳自己。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7、老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以各种方式:真诚的微笑、关切的眼神、鼓励的话语、看似不经意的表扬等向学生巧妙暗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8、亲近大白然,接触社会生活家庭教育要鼓励孩子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放学后让孩子在开放的空间里尽情地舒展身心,休息日让孩子在蓝天下、草地上晒太阳,亲近大自然。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培养孩子为他人服务的行为与爱心,体验不同的学校角色、家庭角色、社会角色,体验生活的多姿多彩,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完善人格。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39、鼓励夸奖有方法青少年的自尊心往往都很强,如果父母只因为孩子获得好成绩而夸奖孩子,会让孩子觉得取得好成绩才是好孩子,而好成绩往往不是完全可以由孩子的努力来控制的,所以孩子会更容易不安。如果父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夸奖他做事情的过程,往往会让孩子更有动力继续去努力做事。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40、宽容与约束都重要家长应平等地对待孩子,在宽容孩子的同时要给孩子必要的约束。过分宽容则陷于溺爱,过分严格则破坏亲子关系。孩子的快乐性格不会是在训斥声中养成,宽容孩子与约束孩子的不良行为并不矛盾,奠定孩子愉悦的幸福基础从鼓励与表扬开始。
A、正确
B、错误
答案:A